新華社倫敦3月14日電 題:英國“脫歐”:分手容易“離婚”難 新華社記者 顧震球 楊曉靜 桂濤 英國議會下院連續三天的投票14日終于得出“推遲脫歐”的決定。若獲歐盟批準,英國“脫歐”將至少推遲到6月末。 推遲“脫歐”避免了“硬脫歐”危機在本月底爆發,是個無奈但又明智的選擇。這或許印證了那句老話:分手容易“離婚”難。即便英國推遲“脫歐”的主張獲得歐盟其他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這也只是延長了解決“脫歐”面臨的棘手問題的時間而已,許多癥結依然難解。 更何況,延遲“脫歐”又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延長的目的是什么?英方的解釋能否說服歐盟?在“備份安排”等老問題未解決的情況下又出現新問題,真可謂“摁下葫蘆起了瓢”。 從技術層面看,圍繞“脫歐”,英國國內各黨派之間、各黨派內部的分歧依舊,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歧依舊,想短時內一攬子解決這些癥結恐怕需要更多政治智慧與靈活性。因此,6月末能否順利“脫歐”,當前誰也不能拍胸脯保證。 從更深層次看,“脫歐”進程中出現的種種紛爭、分歧,折射出各界對全球化態度的不同表達。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曾強調,“脫歐”絕不僅僅是英歐關系變革的問題,還涉及需要改變英國國內現狀的問題,特別是要照顧到那些“被拋棄”人群的感受。 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能,也為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挑戰。“脫歐”公投結果就是分化中的英國長期社會矛盾的爆發,但這場“離婚”紛爭已讓英國呈現疲態。自全民公決至今已近千日,民眾感覺“脫歐”還在原地踏步,結局仍有多種可能,路徑也遠未清晰。與此同時,“脫歐”不確定性讓經濟受困、工商業面臨風險,民眾沒有等來想要的改變,反而對政府大失所望、對議院的信任變得脆弱。 批評人士稱,英國政府和議員在談判和辯論中從未考慮“脫歐”對經濟的中長期經濟影響,反而讓“脫歐”沖淡了國內議程,令多項亟需的改革受阻。 總之,“推遲脫歐”并未推掉問題,打破“脫歐”僵局需要英國各方以及歐盟共同找到解決方案。這場馬拉松最終如何完賽,且行且觀察。 |
相關閱讀:
- [ 03-15]英議會支持延遲脫歐 或就脫歐協議第三次投票
- [ 03-15]英議會通過延遲脫歐動議 歐盟:需27國一致同意
- [ 03-15]英國議會下院投票支持推遲“脫歐”
- [ 03-15]英媒:“脫歐”問題太苦惱?不妨來杯“脫歐啤酒”消消愁
- [ 03-15]英國“脫歐”要變“拖歐”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