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意大利表示出加入共建“一帶一路”的意愿,引發世界關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合作平臺,也是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迄今,已經有123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同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明確投出了支持票和信任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一帶一路”決不是什么“債務陷阱”,而是惠民的“餡餅”;決不是什么“地緣政治工具”,而是共同發展的機遇。 “一趟不容錯過的火車” 近日,意大利總理孔特明確表示,加入“一帶一路”對意大利而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機遇”,是戰略選擇。意大利參與“一帶一路”并不意味著將被迫做任何事情,而是得以參與此項目并開展對話。據英國路透社報道,孔特透露,他計劃于4月訪問中國,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事實上,3月以來,隨著意大利官員透露意大利計劃與中國在本月簽署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各方輿論不斷發酵。《金融時報》文章對此評論道,意大利已準備好登上“一帶一路”這趟列車,成為第一個正式支持這項中國全球倡議的七國集團國家。 意大利政府的表態贏得了諸多贊賞。 意大利《晚郵報》刊文表示,意大利將從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獲得重要回報,意大利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將從中受益,“希望我們不要錯失‘一帶一路’這輛快車帶來的絕佳機會”。意大利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喬瓦尼特里亞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一帶一路’是一趟意大利不容錯過的火車。” 《亞洲時報》網站刊發《馬可·波羅再次回到中國》的評論文章稱,在意大利看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關乎其國家利益的問題,它將帶來雙贏。意大利一家出口信貸機構的董事長貝良米諾昆迭里曾在《中國觀察報》撰文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為意大利提供了廣泛的商業合作機會。“一帶一路”還將推動消費品的需求,從而為意大利的出口消費品帶來新的機遇。這點也得到了意大利農協的數據支持。意大利農民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意大利制造”的農產品對華出口創下新高,達到4.5億歐元,過去10年間增長了260%。 “低迷時刻促進合作” “一帶一路”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黃金法則,給各方帶去的是滿滿的合作機遇。通過“一帶一路”合作,東部非洲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轎車制造業,哈薩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東南亞正在建設高速鐵路,中歐班列成為亞歐大陸上距離最長的合作紐帶。 正如英國學者亞當·蓋瑞撰文指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利益陷阱,也不是排他性的地緣政治之爭,而是在全球經濟低迷時刻促進合作,共同發展。 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給歐洲國家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歐洲東南端國家把自己的地理位置從劣勢變成了優勢。例如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如今已經成為歐洲增長最快的集裝箱港口。通過與中方港口運營商中遠集團合作,2007年至2016年間比雷埃夫斯港的營業額增加了1倍多。如果比雷埃夫斯港繼續以這樣的速度增長,它將很快取代漢堡,成為歐洲第三大港口。從比雷埃夫斯港出發,中國貨物通過火車繼續運至斯科普里、貝爾格萊德和布達佩斯。建設布達佩斯和貝爾格萊德之間的鐵路線預計耗資28.9億美元,其中的85%將由中方籌集。在塞爾維亞,相關工作已經開始。 非洲諸多國家也已經開始受益。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哈桑·拉杰卜最近表示,埃及近幾年取得的成就,尤其是經濟改革、安全穩定以及短期內實施的一系列重大國家發展項目等,莫不得益于“一帶一路”建設。最近在中國報道兩會的肯尼亞記者奧尼揚戈指出,肯尼亞已經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該倡議切實推動了肯尼亞經濟的發展,并給肯尼亞人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肯尼亞被稱為“世紀工程”的蒙內鐵路建成通車,累計為當地創造了將近5萬個工作崗位,拉動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 “這是中國做出的貢獻” 德國《青年世界報》網站近日刊文稱,“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亞非歐互聯互通,為沿線經濟增長和中國自身發展鋪平道路。目前來看,幾乎所有跡象都表明它會成功。 “一帶一路”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美國福布斯俄文網近日發表文章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投資巨大,是俄羅斯新建運輸基礎設施的天賜良機,俄應當充分利用這個機遇。據波士頓咨詢公司估計,未來10年中國將向“一帶一路”投資1萬億美元。文章認為,對俄羅斯而言,這似乎是新建運輸基礎設施的天賜良機,但這個機會幾乎尚未被利用。 沙特也表達出相似意愿。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報道,中國是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都在尋求對方對其領導人簽署的政策倡議的支持。沙特之前表示非常有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同時希望中國成為本·薩勒曼的“愿景2030”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廣泛的經濟計劃旨在擺脫該國對石油收入的“嚴重依賴”。 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歐中研究中心主任門鏡指出,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下,中歐班列越來越多,大幅減少了貨物運輸的成本。“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中歐圍繞‘一帶一路’合作具有十分廣闊的空間。雙方需抓住機遇,共同發展。” 正如坦桑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在今年中國兩會期間所說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更重要的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世界各地不斷涌現出新的合作項目。“這是中國獨創的一項全球性倡議,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他說。(記者 張紅) |
相關閱讀:
- [ 03-15]卡塔爾工商會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創造新機會
- [ 03-15]津巴布韋總統說將與中國共同加快“一帶一路”建設
- [ 03-14]專訪坦桑尼亞駐華大使:“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 [ 03-13]專訪巴基斯坦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倡議對世界的影響與日俱增
- [ 03-13]專訪:加強“泛第三極”環境研究有助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訪中科院院士姚檀棟
- [ 03-11]“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促進海灣地區經濟增長——訪科威特經濟學家薩盧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