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舊金山3月19日電? 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海外華人的命運與祖(籍)國的成長緊密相連,無法分割。”在位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的辦公室里,著名僑領方李邦琴女士動情地說。 親歷過抗日戰爭的方李邦琴親眼目睹了中國從積貧積弱、任人欺凌,發展到今天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經濟體之一,對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跨越充滿感慨。 “像我這個年紀的人,經歷過太多的家國動蕩,風雨飄搖。我們這代人都很想犧牲自己,為國家的未來,為下一代的幸福去奮斗。少年時這種激憤又無奈的滄桑感記憶猶新。那時海外的華僑華人想到祖國時,內心都會涌起既驕傲又痛心的復雜感情。” 70年的發展奮斗,中華民族終于走上復興的輝煌道路,一張照片帶給她最深的感動。“我的孫子給我看一張他在中國參加體育比賽時拍的照片。照片上一群十七八歲的中國青年,一個個是那么健壯,笑容是那么燦爛,洋溢著自信和幸福,那種為國家驕傲的感覺,再也看不到無奈和滄桑。我覺得那個畫面就是我們中國的寫照,就是當年我們想為之奮斗的中國。從他們臉上,我看到了中國的現在和未來。” “每次回國都感到中國的變化實在是太快太大了,日新月異,特別是老百姓的消費力越來越強,世界罕見。這既是經濟發展成就的反映,也是未來持續發展的動力。”使她尤為觸動的是,所有人都受惠于中國社會、經濟和科技的成長,就連市場賣菜的老人都在使用二維碼,“我還在數現金,她說現在怎么還帶現金啊,都移動支付了,我頓時覺得自己已經落伍了”。 方李邦琴說,“中國發展的過程,也是逐漸融入世界,影響世界的過程。華僑華人在這方面做出了貢獻,發揮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她介紹,舊金山灣區是美國科創中心硅谷所在地,當地華僑華人深切感受到祖國經濟發展、繁榮強大后帶給他們、帶給世界的“紅利”。無論是谷歌、蘋果,還是推特和臉書,華人員工的身影無處不在。甚至有公司高管感慨“無法想象沒有中國人的硅谷會怎樣”。 當地華僑華人在經濟和社會事務中也擁有更多話語權,更有自信和尊嚴。“越來越多的華人活躍在社會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中美交流,實現人生價值。”方李邦琴說。 談及中國未來發展,方李邦琴說,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在高科技領域不斷突飛猛進,中國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會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她說:“中國發展對世界的貢獻也是無可限量的。人類要生存、發展、繁榮、幸福,一定要建立一個全球化的和諧地球村,互相包容,互相支持。這尤其需要中國智慧的參與,需要中國思想獨特的貢獻。” |
相關閱讀:
- [ 03-18]專訪:期待英中深化金融科技合作——訪倫敦金融城市長彼得·埃斯特林
- [ 03-18]專訪:“世界第一”的成功之道——訪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校長烏里克·楚尤
- [ 03-14]專訪:中國文化是我的藝術創作之源——訪中國著名時裝設計師郭培
- [ 03-14]專訪坦桑尼亞駐華大使:“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 [ 03-13]專訪蘇丹駐華大使:消除貧困的經驗是中國最重要的經驗之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