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4月24日電(記者 張家偉) 英國《自然》雜志24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說,一種新技術可根據探測到的大腦神經信號合成語音,有望在未來使喪失語言能力的人重新獲得自主“說話”的能力。 不少因疾病喪失語言能力的人需依賴特定設備與外界溝通,比如已故著名科學家霍金靠面部肌肉的活動來操作一種設備上的光標,以選擇字母并表達想說的話。不過,這類設備的效率和準確度仍偏低。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一個團隊嘗試根據大腦神經信號來合成語音。他們選擇了5名因疾病治療需要在腦部臨時植入電極但語言能力完好的病人,讓他們大聲閱讀幾百個句子,并記錄下這期間他們大腦中與語言有關區域的活動情況。 基于這些數據,研究人員設計出一套系統,能夠先將腦部神經信號轉化成虛擬的聲道活動,最終輸出語音數據。 研究人員把這套系統合成的語音播放給一些人試聽,結果顯示他們能較好地識別大部分語句。 報告通訊作者、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張復倫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郵件采訪時說:“我們設計的這個方法是基于虛擬人體聲道的概念,因為所有人都要通過聲道來發音,我們希望這項技術未來能夠在不同語言中獲得廣泛應用。” 據介紹,研究團隊還在嘗試利用密度更高的電極陣列以及更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以進一步提升這個系統合成語音的效果。 |
相關閱讀:
- [ 04-16]德國:交通安全意識比駕駛技術更重要
- [ 04-04]漢諾威工博會聚焦5G技術
- [ 04-03]科學家呼吁支持基因編輯育種技術保證糧食安全
- [ 04-03]日本借物聯網技術探索新一代便利店
- [ 04-03]美航天局長稱2024年登月面臨技術挑戰
- [ 04-03]聯合國秘書長呼吁確保自閉癥患者獲得必要輔助技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