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7月4日電 ?隨筆:垃圾分類已成日本人的基本“生存技能” 新華社記者 華義 在號稱垃圾分類標準“最嚴格”的日本,垃圾分類回收實行多年,已成為人們的基本“生存技能”。日本各地垃圾分類回收大同小異,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定時定點,二是大件垃圾等需要預約且付費,三是罰則嚴厲。如果亂丟垃圾,可能面臨高額罰款甚至坐牢。 以東京都澀谷區為例,要區分垃圾屬于哪類,首先需要對照垃圾分類圖表。圖表除了日語版本,還有中、英、韓3個語種版本,可在區政府領取,也可在政府網站查詢。 生活垃圾基本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資源垃圾和大件垃圾。熟悉這些類別后,最實用的辦法就是做“減法”,即弄清哪些是不可燃垃圾、資源和大件垃圾,剩下的幾乎都可歸為可燃垃圾。 不可燃垃圾,顧名思義是不宜焚燒并粉碎的垃圾,包括金屬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器、干電池等。吹風機等長寬高不足30厘米的小家電也屬于不可燃垃圾。這類垃圾不是經常有,因此回收頻率很低,通常一個月回收一次。 資源垃圾包括塑料瓶、報紙雜志、紙箱。在最新的分類方法中,含水銀的廢舊燈管也被歸類到資源垃圾中。資源垃圾的回收頻率通常每周回收一次。 各種資源垃圾都需要分類裝袋,清洗干凈、捆扎整齊,不能混在一起。塑料瓶蓋和瓶身上的包裝紙通常要去掉歸為可燃垃圾。化妝品瓶子等則屬于不可燃垃圾。 大件垃圾主要是邊長超過30厘米的家具等。在日本,扔大件垃圾要提前向當地的大件垃圾處理中心申請,且需要付費。比如,處理一個單人沙發需要交800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4元),而處理一個雙人沙發則需要交2000日元。在日本亂扔垃圾被稱為“不法投棄”,將依法判處5年以下刑罰,或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如果是企業法人非法投棄產業廢棄物,最高可處以1億日元罰款。 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看起來也是大件垃圾,但處理方式略有不同。根據日本《家電回收利用法》,用戶需要聯系銷售商或者家電回收利用受理中心處理,當然用戶也需要支付費用。例如想要扔一個洗衣機,澀谷區政府網站公布的收費價格是2484日元。 當然還有一些屬于當地政府難以回收的垃圾,如煤氣罐、工業產品、未使用的煙花、涂料、藥品等,這些不可回收物品不可以直接扔在回收地點,而是需要委托銷售商回收,或者咨詢當地政府的清掃事務所介紹專門的回收公司進行回收。 在日常生活中,可燃垃圾最為常見,包括瀝干水的廚余垃圾、紙、舊衣服、樹枝樹葉等,基本上可以燒掉的垃圾都屬于可燃垃圾。按規定,可燃垃圾需要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袋子裝好,通常每周回收兩次。 雖然可燃垃圾里有一些屬于塑料、橡膠或者皮革,例如皮鞋和皮包,但是它們難以像塑料瓶那樣被回收再利用,因此它們的最終去處都是垃圾焚燒廠。基本上各地的可燃垃圾都是就近焚燒處理,如東京都23個區就有21個垃圾焚燒廠。 對于普通人來說,不可燃垃圾和大件垃圾不經常有,資源垃圾也相對好識別處理,這些垃圾的回收頻率也比較低,因此,記住最常用的可燃垃圾回收時間并不太難。 在日本,垃圾一般不是集中堆放而是分散堆放路邊,大多數情況下日本人家門口都沒有垃圾桶,而是用藍色網將垃圾罩起來以防止烏鴉啄食等。到時間垃圾回收車就會沿街逐一回收垃圾。 如果垃圾回收人員發現垃圾分類得不合理或者投放的時間不對,可不予回收,或者貼上一張有關分類方法的提示單,提醒業主正確分類垃圾。如果誰家的垃圾分類不當而被拒收,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情節嚴重的“不法投棄”則可能被通知警方出面處理。 |
相關閱讀:
- [ 04-12]日本垃圾分類回收促循環型社會發展
- [ 07-03]還往水里亂扔垃圾?墨爾本引入新設備識別定位
- [ 07-03]印尼將49個集裝箱垃圾運回歐美 誓言不做垃圾場
- [ 07-01]滯留菲律賓多年的垃圾被運回到加拿大
- [ 06-24]荷蘭男子制造“海洋吸塵器” 助清理海洋塑料垃圾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