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道,美國和加拿大兩國駐古巴外交人員近年頻傳遭“聲波攻擊”,最新研究顯示,這些人員出現諸如腦震蕩等典型腦創傷外顯癥狀,傷勢宛如經歷車禍或軍事級爆炸事件。 報道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放射學和神經外科教授伏爾瑪主導的研究指出,40名遭受聲波攻擊人員雖出現類似腦震蕩的臨床癥狀,但其腦部掃描結果卻顯示,他們與腦震蕩患者在影像上具有顯著差異。 該研究共同作者,賓夕法尼亞大學腦損傷專家史旺森表示,若不告知醫療人員受害者的背景與受傷原因,任何一個腦損傷治療團隊都會認為,傷者經歷了車禍或軍事級爆炸,因而出現創傷性腦損傷。 他說,受害者出現急性耳痛、頭痛、單耳耳鳴、眩暈、定向障礙、注意力問題及輕度創傷性腦損傷等癥狀。 史旺森指出,多數受害者出現注意力、平衡、視力、聽力、睡眠或頭痛等問題,持續時間至少三個月。他說,其中有3人出現中度至重度聽力損傷而被迫使用助聽器,另外多人則持續受耳鳴、壓力不均折磨,超過一半的受害者需要藥物治療才能入睡。 2017年9月,美國駐古巴哈瓦那大使館官員表示,在住所及附近酒店聽到刺耳噪音,導致頭痛、惡心和其他病癥。該使館工作人員數量因此驟減一半多。 2019年1月,加拿大外交部門說,將把駐古巴大使館外交官人數減少一半,緣由是有一名外交官出現“神秘病癥”,而這名外交官是加拿大駐古巴使館患上這類病癥的第14人。 加方所說“神秘病癥”包括惡心、眩暈、頭疼、流鼻血、身體無法保持平衡、聽力和視力障礙、疲倦、精力無法集中。病因至今不明。 據報道,古巴聲波攻擊事件疑云圍繞,如何執行及攻擊來自何方一直無定論。美加兩國懷疑,古巴政府對相關事件負有責任,古巴方面則駁斥前述指控,認為受害人的癥狀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 |
相關閱讀:
- [ 07-22]基因造成拖延癥?德國研究報告:可能只影響女性
- [ 07-18]新加坡未來5年將投入1000萬新元開展海平面研究
- [ 07-16]最新研究:驗血或可測阿茲海默癥 準確率達88%
- [ 07-16]英研究說早產兒不易建立戀愛關系
- [ 07-15]美研究發現細胞有某種“缺陷”反而更長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