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7月24至26日,浙江自然博物館、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34名中美海鳥研究學者及志愿者,在韭山列島對鳳頭燕鷗幼鳥進行環志。
這是7月25日環志工作中發現的一只疑似中華鳳頭燕鷗幼鳥。 7月24至26日,浙江自然博物館、韭山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34名中美海鳥研究學者及志愿者,在韭山列島對鳳頭燕鷗幼鳥進行環志。此次環志旨在了解鳳頭燕鷗種群的遷徙狀況,為種群特別是其中的中華鳳頭燕鷗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中華鳳頭燕鷗是一種海洋鳥類,由于數量稀少、蹤跡神秘,被稱為“神話之鳥”。1861年首次發現于印度尼西亞,上世紀四十年代后一度消失,被多數鳥類專家認為可能滅絕。60多年后,這種海鳥在福建和浙江被重新發現,據估測,當時其全球總數仍少于50只,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國際鳥盟列為最高瀕危等級——極度瀕危。 近年來,經過多方努力,中華鳳頭燕鷗種群數量實現了增長。據估算,目前總數已超過100只。 新華社記者 朱涵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