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7月29日電(記者 周舟) 美國航天局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發現了73光年外的3顆太陽系外行星,體積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間。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發表了對這3顆行星的研究論文。 太陽系內的行星個頭兒要么大要么小,比如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屬于小型巖質行星,木星、土星屬于氣態巨行星,終年寒冷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則屬于冰態巨行星。 而“苔絲”新觀測到的這3顆系外行星“個頭中等”。其中一顆比地球稍大,另外兩顆約為海王星的一半大小,因此被稱作“迷你海王星”,這屬于太陽系內沒有的行星類型。因此天文學家認為,這將填補行星形成過程中“缺失的一環”。 天文學家將這3顆行星所在星系取名為TOI 270,它們圍繞同一顆恒星運轉。其中,行星TOI 270 b體積比地球大25%,這是一顆巖質行星,因距離母星較近,表面溫度高;另外兩顆行星TOI 270 c和TOI 270 d主要由氣體構成,體積分別是地球的2.4倍和2.1倍。 論文共同作者、比利時列日大學的弗蘭·波蘇埃洛稱,大小是地球1.5倍到2倍之間的行星不常見,這可能與行星形成的方式有關,但這一觀點尚存爭議,因此TOI 270的行星系統有望成為研究行星形成及演化的“實驗室”。 研究顯示,這3顆系外行星中距離母星最遠的行星TOI 270 d,其平衡溫度大約為66攝氏度,這意味著其大氣上層有條件孕育某種類型的生命,但因為大氣很厚,產生的溫室效應使該行星表面太熱而無法支持生命。不過,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星系中可能存在比TOI 270 d軌道更遠、處在宜居帶之內的巖質行星。 “苔絲”全稱“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是美國航天局去年4月發射的一個新的系外行星探測器,主要目標是“接棒”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繼續搜尋太陽系以外的“新世界”。 |
相關閱讀:
- [ 05-05]行星如何演變? 獵戶座大星云中的新發現或藏著答案
- [ 11-08]“續命”五年終離別 它無愧于“行星獵手”的稱號
- [ 09-27]牽腸掛肚:冥王星能否重回行星隊伍,誰說了算?
- [ 12-15]又一個太陽?NASA發現第二個有8顆行星的恒星(圖)
- [ 06-21]美宇航局發現10顆類似地球行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