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河套灌區4日成功入選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是繼寧夏引黃古灌區之后,我國黃河流域主干道上的又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河套灌區憑什么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有哪些獨特之處?
9月4日無人機拍攝的河套灌區友愛村四組村民仇漢強夫婦在收獲番茄。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灌溉農業“里程碑”:國家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 時下正是河套灌區農民番茄豐收時節。記者在河套灌區三道橋鎮看到,喜獲番茄豐收的農民,開著拖拉機把從田間收回的番茄農產品,一車車地拉向本地蔬菜加工廠,排著隊出售。 在一望無際的田野里,大面積的向日葵、玉米等,正在等待著豐收季的到來。 據了解,灌溉支撐下的河套灌區,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近年來年均糧食總產量達60億斤以上。 河套灌區管理總局有關人士表示,河套灌區為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秦漢時期,引黃灌溉工程的創建,開啟了河套地區農業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清末,引黃渠系的系統建設,開啟了河套地區農業快速發展的新紀元;新中國成立以來,引黃灌溉工程的修建與發展,直接推動了河套平原農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繁榮。 |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