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密集醞釀一攬子新舉措 一批項目儲備計劃將公布 更大力度養老服務支持政策落地在即 國企、金融機構加快布局,全國層面產業聯盟謀劃成立 全方位大規模支持養老服務業政策將漸次落地?!督洕鷧⒖紙蟆酚浾攉@悉,多個部委正密集部署一攬子支持養老服務業新舉措,一批養老服務項目儲備計劃公布在即。各地也在緊鑼密鼓開列政策服務清單,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擴大對外開放,提供更多融資、用地和財稅支持。此外,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評價標準以及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發展實施意見也將醞釀出爐。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多路資本正加快布局養老服務業,已具備大健康業務板塊的國有企業尤其積極。此外,繼長三角國資養老產業發展聯盟成立后,由一家國有大行牽頭成立的全國層面的大規模養老產業聯盟正謀劃成立。專家指出,發展養老服務業既是民生所向,又是穩投資促消費的重要領域。在政策紅利和市場需求雙向驅動下,我國養老服務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由民政部等21個部門組成的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日前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各成員單位深入研究細化政策措施,明確將在全方位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等方面下功夫,解決養老服務 “堵點”“痛點”和“難點”。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部署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新建小區和老舊小區改造要把養老服務作為重要配套。財稅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比如,9月1日起養老服務機構免征耕地占用稅。民政部和財政部公布了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各大銀行對養老服務業的具體融資支持政策也正在醞釀中。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日前聯合發文,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建立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范服務標準。 在更大力度支持養老服務發展方面,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還將公布一批養老服務項目儲備計劃。民政部正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評價標準。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日前衛健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出臺加強老年護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和技術性文件。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也在當天發布會上透露,銀保監會將進一步展開調研分析,形成我國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實施意見。 地方層面也在加快行動,緊鑼密鼓開列政策服務清單。比如,北京強調要加大土地資源供給,并提出研究利用國企自有土地和房屋開辦養老機構的支持政策,鼓勵國有企業參與養老機構建設。 外貿的壯大不僅體現在體量和排名,更落實到了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推動上。李春頂表示,對外貿易被譽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以及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增加了外匯收入、企業效益,帶來了技術溢出與改進以及經濟增長,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外貿企業也在這一過程中積累了國外經營與開拓國外市場的經驗,面對外部競爭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培育和發展了一批國際企業。 中國對外經貿70年課題組組長、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俊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外貿是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封閉型產業走向開放型產業體系,迅速融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推動了我國產業升級換代。隨著產業和技術實力增強,我國企業逐步走出國門,開展海外投資并購,發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術輸出,大大提升了我國在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中的分工地位?!崩羁≌f。 外貿企業還吸納了大量就業。“根據相關研究,對外貿易直接和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高達1.8億,每4個就業人口中就有1個從事與外經貿相關的工作?!崩羁”硎?。 與此同時,中國外貿還是世界貿易增長的引擎。數據顯示,1978年至2017年,中國外貿出口額增量對世界貿易出口額增量的貢獻率為13.74%,中國外貿進口額增量對世界貿易進口額增量的貢獻率為10.97%。正是中國市場和中國進口的巨大增長空間為全球生產商和出口商提供了機遇。 “對外貿易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同時,‘引進來’和‘走出去’齊頭并進?!崩羁≌f,我國正在持續推進區域經貿合作,成功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穩步推進貿易強國建設,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我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世界經濟。(記者 班娟娟 王文博) |
相關閱讀:
- [ 09-05]以房養老保險推廣難需理性看待
- [ 09-03]試行5年承保不足200單 “以房養老”緣何推廣難?
- [ 09-02]部分省市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 [ 08-30]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名單公布
- [ 08-30]湖南:2019年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準值為4764元
- [ 08-27]呵護最美夕陽紅——中國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成就巡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