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恩施考察未封路 當地安保要求有警不見警
2013-01-28 14:52?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2012年12月27日至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江西九江、湖北恩施調研。這是12月29日,李克強在湖北恩施龍鳳鎮青堡村與村民座談。(黃敬文/新華社/圖) 賓館里沒有鋪設地毯,房間里也沒有擺放鮮花。“更難得的是,房間里不需要另外準備洗漱用品,所有入住的領導,用的都是我們賓館的牙膏、牙刷和毛巾。” 恩施州委一名官員說,在安保上,恩施要求處處有警不見警,不能讓領導在調研時覺察到警察多,但又要保障安全和預防突發事件。 2012年歲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先后前往江西和湖北調研。李克強此行,沒有像過去那樣必須等到他離開后才由官方媒體發布消息,而是一路微博直播。隨行人員和地方陪同官員也大幅減少,沿途也未封路。 不過,中央高層帶頭發生的這些變化,部分基層官員還有些不適應。在恩施州,官員對領導人的安全問題憂心忡忡,當地媒體仍被要求滯后報道,一些基層官員仍想方設法,不愿意讓敢言村民見到李克強。中央自上而下的革新,要在基層完全落實,并不容易。 首次微博直播行程 “今天下午5點半,李克強一行乘兩輛中巴,在細雨中來到江西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職工宿舍樓,看望住在這里的農民工和家屬。” 2012年12月27日晚上,一則李克強當天考察的微博報道出現在網上,引起網友極大關注。寫下這篇微博的,是《財經》雜志社記者李其諺。隨后財經網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財經》雜志將首次以暗訪方式,直擊李克強調研現場和內容。 按照慣例,中央政治局委員以上的國家領導人到基層調研,一般都是等離開后才允許媒體報道。但這一次,《財經》雜志開了一個另類的頭:在中國媒體中首次用微博直播了高層領導人的行程。 在財經網微博直播了李克強在九江的調研一天后,新華社也迅速跟進,放棄了在領導人離開后發通稿的習慣,通過微博直播了李克強在湖北恩施州調研的情況。 2013年1月5日,新華社在刊發的報道中,將媒體運用微博等手段對中央領導考察活動進行“直播”,定性為“新變化”。財經網微博當晚也稱,“對這組微博直播,有評論指出:首次由非官方媒體通過社交媒體首發領導人考察報道,而非等考察結束后由官媒‘通稿’報道,是一次重大進步”。 在被賦予重大意義后,《財經》記者究竟通過何種渠道得到了微博報道的機會成為外界關注的一個熱點。1月2日,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位記者并非得到官方許可,而是其個人以“暗訪”的形式進入現場后自行發布的,她未因為自行發布微博報道受到追究。 不過,對于領導人報道的形式,雖然市場化媒體和中央媒體已邁出了新步伐,地方上仍遵循著領導人結束考察離開后才發布新聞的舊例。李克強離開九江后的12月30日和31日,《九江日報》才連續刊發新華社關于李克強在九江調研的通稿。 “連恩施街頭的老百姓都知道李克強來了,但我們還不說。”恩施州宣傳系統一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2012年12月30日上午,李克強乘專機離開恩施,恩施州官方網站恩施新聞網出現了第一篇李克強在恩施調研的文章——隨行新華社記者所寫的新華社通稿。12月31日起,《恩施日報》才開始刊登該報記者自行采寫的李克強在恩施州調研的報道。 “不住最好的賓館和房間” 在九江考察期間,李克強一行三十余人,住的是九江老牌的接待場所——九江賓館,這里曾接待過多名中央高層領導。 “這次李克強一行到九江來,我們最大的感受是一切簡化,沒有警笛,沒有鮮花,更沒有列隊歡迎。他們像普通客人一樣入住我們賓館,房間沒有任何特殊布置,我們只要像平時一樣打掃房間,服務員該輪班的輪班,該休息的休息,跟平時沒有兩樣。”九江賓館工作人員劉思思在一份材料里回憶說。 九江賓館的另一名工作人員李瑩也回憶,李克強要求“不住最好的賓館,不住最好的房間”,賓館里沒有鋪設地毯,房間里也沒有擺放鮮花。“更難得的是,房間里不需要另外準備洗漱用品,所有入住的領導,用的都是我們賓館的牙膏、牙刷和毛巾。” 此外,領導們進入賓館和房間,沒有迎送隊伍,沒有安排接待員引領。九江賓館的工作人員還注意到一個細節:李克強和會議代表一起上下樓時,耐心地等著電梯。他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 在恩施調研時,李克強住的是武陵都賓館。這一次,他沒有住5年前他到恩施考察時住過的那個大套房。1月2日,南方周末記者在李克強此次住宿的套房看到:進門是洗手間和客廳,面積十來個平方米,里面是臥室,陳設簡單,也只有十多平方米。 1月2日,該酒店服務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克強住的套房里沒有擺放綠色植物、沒有鋪地毯。湖北方面,只有省委書記和省長一起陪住在武陵都,其他地方官員均未安排進入武陵都居住。 會議場所也一樣簡單。在九江賓館,服務員介紹,“召開國務院重要會議的二樓5號會議室,沒有噴繪和會標,沒有鮮花、綠色植物,甚至沒有濕巾和礦泉水,每個座位前只擺著兩支鉛筆、幾張白紙和一個白色茶杯。”劉思思和李瑩說,“大家都說,好多年沒有布置這樣簡樸的會議室了。” 九江賓館的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此次接待用的自助餐廳,“嚴格按中辦、國辦要求,只有六個熱菜,全是九江的本地菜,鄱陽湖的魚蝦、蘿卜燉筒子骨、廬山小白菜等”。賓館工作人員回憶說:“我們想讓與會代表嘗嘗鄱陽湖的大閘蟹,九江的特產。中辦、國辦同志拒絕了,說價格貴了。” 12月28日晚上,因天氣原因,李克強的專機臨時降落在數百公里外的宜昌當陽市,轉乘火車趕赴恩施,深夜十一點多才到達武陵都。當年給李克強一行親手做過飯的廖劍鋒再次當廚,不過他和同事們準備的晚餐,李克強當晚沒能吃上。 1月4日,武陵都總經理胡友清將李克強此次的菜單提供給了南方周末記者。12月29日中午的菜單顯示,當日是自助餐,熱菜只有6個:菜梗燉臘蹄、山藥燉鴨湯、豆干炒肉絲、土家酸醡肉、家常土豆絲、清炒油麥菜。還有6樣小菜:魚腥草、拌木耳、油炸花生米、涼拌苦瓜、腌豆豉、鳳頭姜。 州委常委大多數未陪同 5年前李克強到恩施考察時,武陵都賓館的廚師廖劍鋒與李克強合過影。這一次他沒有能見上李克強。上級通知他,這一次不允許迎來送往,廚師們各司其職,只能在廚房工作。“好不容易來個大領導,大家想照個相沒照成。”廚房主管廖平順說。 1月2日下午,廖劍鋒翻出手機里的照片給南方周末記者看,那是2008年4月1日,首次到恩施州調研的李克強離開武陵都時,與酒店工作人員合影留念。隨后,工作人員列隊歡送。 這次陪同的官員也減少了。 恩施州委常委、秘書長孔祥恩與州委常委、紀委書記李云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除了州委書記肖旭明和州長楊天然,其他州委常委都沒獲批準參與陪同調研。一名州委官員介紹,23日聽說有領導要到恩施,但不知道是誰,州委書記到27日才知道是李克強要來恩施,其他州委常委在28日才得到通知。 恩施州一名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當日李克強一行進山看望山里的村民,最初打算是駕駛三輛考斯特,因陪同人員減少,只用了兩輛。 2012年12月29日上午近9時,新華社記者陳二厚發微博說:昨晚11點才抵達湖北恩施的李克強副總理今天一早簡單吃過早餐以后,就冒著細雨前往大山深處看望居住在那里的村民,了解民情。不久,陳二厚又微博報道稱:“路途中,李克強副總理一行2輛中巴車多次在路口停車讓群眾車輛通行。”這一點,得到了當地修路工人的證實。 根據中央政治局的八項規定,中央政治局成員下基層調研除了“不封路”以外,還要求“不清場”。201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到深圳調研,首次踐行“不清場”規定,大量深圳市民得以近距離“圍觀”習近平的行程。 李克強在九江、恩施考察過程中,不封路、不清場的原則亦被當地嚴格落實。知情人士透露,正是受到“不清場”的啟發,《財經》記者才萌發了到九江“暗訪”李克強調研的念頭,并且成功進入現場,看到“李克強在江西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職工宿舍樓看望農民工和家屬,剛從4樓一戶人家出來,就被聞訊而來的鄰居圍住交談了起來”。 九江賓館工作人員回憶稱:這次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嚴格執行八項規定。省市領導反復講,中辦、國辦打前站的同志更是多次強調,“八項規定”是紀律,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是紅線,堅決不能踩。 “擔憂中央領導安全” 不過,在地方官員眼里,中央的改進作風的規定,在地方并不容易落實。在李克強此行中,有官員擔心,“安全上放得太開,難以確保領導人的安全”;也有人擔心,領導人調研時如果不清場,會發生類似“云南農婦向總理下跪”的事情。 李克強調研過程中,地方上雖按中央要求“不封路”,但仍在沿途布置了警力,一些警車停在路邊樹林里隨時待命。恩施州委一名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安保上,恩施要求處處有警不見警,不能讓領導在調研時覺察到警察多,但又要保障安全和預防突發事件。 李克強在恩施州調研期間,地方在安保措施上,許多習慣做法仍在延續。 2012年12月30日,李克強一行到龍鳳鎮龍馬村看望73歲的農民龔延強,在青堡村村民符茂艷家中舉行了小型座談會,臨走時還與村民們合影留念。龔延強和李克強是“老相識”,5年前,李克強在恩施考察時,曾到龔延強家里探望。 2013年1月2日,龔延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08年李克強來他家后,當地官員曾試圖要他修繕房屋,但他因為家庭經濟困難,無力修繕。這5年來,“家里基本沒變化,沒什么收入,種點玉米只夠吃,紅薯只夠喂兩頭豬,沒有其他收入”。 龔延強說,這一次,村干部得知李克強要到他家里來看望,送來了四五斤炭供烤火用。此外,村干部還幫助他把家里好好打掃了一下。 當天,李克強留給龔延強一個2000元的紅包后,前往青堡村村民符茂艷家。在符家火爐邊,李克強召集了一個有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參加的小型座談會。座談中,李克強說恩施與5年前比有變化,但變化不大。座談會結束后,李克強臨走時說,五年之后他還會再來。1月4日,財政部和國家扶貧辦官員趕到恩施,就扶貧問題與湖北地方政府磋商。 在李克強笑著請符茂艷照實說說“有什么惱火的問題”時,符茂艷的嫂子、鄰居朱明永,正和鎮、村干部們待在一起。該村其他村民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日,有大量基層干部分別來到村民家中,要求村民們不要到符茂艷家里圍觀。 1月2日下午,朱明永見到南方周末記者時,后肩還在疼。她回憶,李克強進村前,村干部突然上門,問她最近有什么困難。她說,2012年養羊,虧了一兩萬元錢。沒料到這一次的心聲吐露,讓村干部擔心她見到李克強后亂說話。12月28日一大早,朱明永就被帶走了。 “我把門一打開,鎮里車就來了,把我拉到鎮上。快10點了,我餓得不行了,想回家,他們不許。”拉扯中,村鎮干部撕破了朱明永的上衣,最后協商賠償了200元錢。 在基層干部們接到李克強已離開的電話后,朱明永被放回了家里。村民郭耀強也有類似遭遇。被限制了一上午后,鎮干部給了他200元錢,讓他買衣服穿。 |
相關閱讀:
- [ 01-25]李克強:將食品安全作為政府職能轉變考量標尺
- [ 01-25]專家稱李克強多場合談及民生問題 彰顯理政思路
- [ 01-25]李克強:不搞“屁股指揮腦袋”本位主義
- [ 01-20]媒體稱李克強去年曾力主推動PM2.5數值公開
- [ 01-20]網絡化時代信息共享 李克強主張公開透明治理霧霾
- [ 01-18]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 [ 01-16]李克強: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 [ 01-16]李克強:我國糧食供需“靠天吃飯”未根本改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