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炒中國“老無所依” 推論屬于“刻舟求劍” 養老金“缺口”風險被嚴重夸大(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周小苑 近日,巴克萊集團發布報告稱,由于中國養老金缺口的不明,未來將顯著影響中國的政府性債務水平。此外,更有外國媒體援引國內研究機構發布的材料稱,未來20年內中國的養老金缺口將累計至10.9萬億美元,這將導致未來中國老無所依。至此,中國養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再度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那么,中國養老金究竟有沒有缺口?如果有,缺口究竟有沒有這么大?對此,各研究機構和專家均表達了不同觀點。僅從現實數據來看,專家認為,養老金當期不存在缺口問題,未來“巨大缺口將導致中國人老無所依”說,也是嚴重夸大風險,無充分事實依據,并未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而是陷入了“刻舟求劍”的推論誤區。 算總賬尚有1.9萬億結余 近年來,盡管中國的養老金收繳和使用制度一直在不斷地完善,但是養老金是否存在缺口的問題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去年由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牽頭的中銀研究團隊和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牽頭的復旦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體聯合發布《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的報告稱,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在目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設GDP年增長率為6%,到2033年時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38.7%。 該報告一經公布,立即引發輿論嘩然。然而,根據人保部公布的2011年數據,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為1.7萬億元,總支出為1.3萬億元,年末累計結存達1.9萬億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曾表示,總體上說,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大于支出,當期不存在基金缺口問題。只有少數省(區市)當期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收入不抵支出,但有中央和地方財政的補助,都實現了收支平衡。 “就現實的數據來看,我們的養老金是沒有缺口的。”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系主任、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對本報記者表示,現在一些機構關于缺口的說法是指未來的缺口,是一種推測和測算。現在養老金的發放是有足夠基金支撐的,就現實發放來看,我們的社保基金是有結余的,是沒有缺口的。 |
相關閱讀:
- [ 02-22]黨報稱中國養老金“缺口”風險被嚴重夸大
- [ 02-17]男子在父親病逝后秘不發喪 藏尸騙養老金
- [ 02-07]京企退養老金人均月增260元 上調額度23年來最高
- [ 02-07]北京企退養老金月增260元 上調額度23年來最高
- [ 01-30]江蘇免收退休人員異地領養老金手續費
- [ 01-25]人社部:今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提高至1900元
- [ 01-23]專家:中國養老金收支總體盈余 主要壓力是保值增值
- [ 01-21]上海城鎮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平均增加310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