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八成參保人員認為養老金領取公平
2013-02-23 10:30? ?來源: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2熱點觀點 機關事業單位社保改革應實行“個人兩項繳費” 人社部昨天透露,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提出,在進一步完善企業社會保險制度的同時,積極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實行單位與個人繳費、統賬結合的基本制度,建立基本養老金待遇與繳費長短和多少更緊密聯系的激勵機制,實行適合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補充養老保險辦法,實現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 華東師范大學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桂世勛教授表示,目前企業和職工必須同時繳納一定年限的養老保險費,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職時個人卻不用繳養老保險,退休后直接領取養老金。同時,現在退休人員計發養老金的辦法不同,造成了現階段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比城鎮退休職工養老金要高1倍左右。 桂世勛認為,應在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實行“個人兩項繳費”和構建“過渡性退休補貼與職業年金消長互補機制”,這也是增加公平性的關鍵。“個人兩項繳費”即機關和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既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又繳納職業年金保險費。“過渡性退休補貼與職業年金消長互補機制”將使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收入,除基本養老金支出外的部分,補充到養老金中。 3熱點觀點 建社保正常調整機制增稅降費發國民養老金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透露,我國應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研究合理確定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的科學方法,實現社會保障待遇的正常調整,使保障水平持續、有序、合理增長。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堅持和健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機制。在全面實施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障制度的基礎上,穩步提高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并向高齡老人適當傾斜。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表示,目前我國養老金待遇水平確實較低。這突出表現在職工養老保險金雖然連漲8年,可仍未明確穩定的調整機制。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更低。 他認為,中國養老保險的問題與以工薪收入為基礎的籌資方式密切相關,改變籌資方式才是治本之策。他建議,在當前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全面實施之后,應將增值稅標準稅率從17%增加到20%,同比提高增值稅其他稅率和消費稅稅率,并將這兩類稅收的20%建立國民養老計劃,用于給所有老年人發放國民養老金。各地區城鄉還可根據當地生活費用予以調整。 與之同步,將現有的養老保險繳費率降低到13%至18%,設置多檔供企業、職工選擇。這一改革更為適合國情,有利于緩解養老體系財務壓力,也更適合中國人口結構快速老齡化等特點。 |
相關閱讀:
- [ 02-23]社科院:養老金待遇最高差50倍 四成人認為不公
- [ 02-22]中國養老金“缺口”風險被嚴重夸大 結余1.9萬億
- [ 02-22]黨報稱中國養老金“缺口”風險被嚴重夸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