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策劃:制度構筑權力之“籠” 反腐多課題待解
2013-03-07 07:06? 闞楓?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7日電(闞楓)中共十八大至今,中國持續掀起的反腐風暴,讓民眾尤為關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反腐聲音。呼吁反腐立法,規范網絡反腐,加強“裸官”監管……代表、委員們對于反腐“老問題”和“新挑戰”建言獻策,也讓人們期待未來一個時期中國怎樣著力構建權力之“籠”。 把權力關進“籠子” 制度反腐成共識 中共十八大之后,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后,從中央到地方,“即拍蒼蠅,又打老虎”,持續掀起的反腐治貪風暴,以及整飭工作作風的新風廣為民眾贊許。兩會召開前,在中國主流媒體的調查中,反腐敗也成為公眾最為關注的議題之一。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這句話,被媒體解讀為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的反腐路徑將重在制度建設。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從制度上改變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的狀況。”而在之前,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看望政協委員并參加討論時也強調,“推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 高層制度反腐的決心也成為今年兩會熱議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朝克表示,從歷史看,“運動式反腐”盡管一時轟轟烈烈,但終究難逃“人去政息”;從現實看,網絡反腐呼聲很高,但也頻頻遭遇缺少制度支撐的瓶頸;從國外反腐經驗看,從制度上規范約束權力,強化監督,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 “在一些地方,數任建設廳長、交通廳長‘前腐后繼’,說明僅僅抓人、換人是不夠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兆安說,反腐敗不能像割韭菜,割掉一茬又長一茬,關鍵在于除掉根、鏟掉土。他表示,腐敗的源頭是權力運行失范,從源頭上厘清公權的邊界,是規范權力運行的基礎,也是消除尋租空間的前提。 |
相關閱讀:
- [ 03-06]兩會權威解讀:2013,細讀萬億“民生大賬”
- [ 03-06]兩會快訊: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應邀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
- [ 03-06]兩會觀察:民企持續困難,期待新的“春天”
- [ 03-06]兩會“新風”勁吹 “開出實效”成各方期盼
- [ 03-06]兩會車隊上路讓行等燈 臨產孕婦借兩會勤務車道就診
- [ 03-06]部長兩會答問盤點:直面社會關切 不避熱點
- [ 03-06]兩會6日看點:18個代表團開放 發改委主任見記者
- [ 03-06]兩會策劃: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面臨“提質”挑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