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抓大事、管宏觀、抓好公共服務
2013-03-11 09:04? 趙婀娜?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記者:為什么這次機構改革如此受矚目?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陳雨露:這次行政體制改革符合廣泛的社會共識,符合十八大精神,是圍繞著五大建設來進行的,特別是圍繞政府職能轉變這一核心來進行,方向是正確的。所以大家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肯定。 本次改革同我們國家1982年以來先后進行的6次機構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朝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樣一個目標在轉變,朝著建設一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限政府的方向在轉變,有限政府指的是政府在規(guī)模、職能、權力和行為方式上都要受到法律和社會的嚴格限制和有效制約。有限政府應該是一個法治的政府,一個有效的政府。 從已經進行的這6次機構改革來看,每一次改革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比如1993年進行的機構改革,是因為我們提出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構改革大大簡化了計劃審批的內容,向通過法律手段和間接經濟手段來調控經濟的方向來調整機構。2003年,因為我們國家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機構改革的重點是經濟貿易和金融類部門的調整,目的是推動中國經濟進入世界大家庭。 這次調整是根據十八大精神和五大建設的要求進行的改革,目的是通過機構改革讓經濟進一步充滿活力,讓社會更加有序。 記者:這次機構改革能帶來政府怎樣的職能轉變? 陳雨露:這次改革使得政府朝有限政府的轉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表現在政府組織機構進一步的精簡和優(yōu)化;政府職能繼續(xù)向宏觀調控的方向轉變;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能更加凸顯。 我們講,政府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不為就是在一些微觀領域,政府要有序退出,但在宏觀調控、提供優(yōu)質的公共服務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面,要加強功能。同時,在政府內部各部門職權分工方面,邊界更加清晰,功能更加優(yōu)化;中央政府也在向地方政府放權,該地方管的,地方政府管,該中央管的,中央政府管。政府要抓大事、管宏觀、抓好公共服務。 |
相關閱讀:
- [ 03-10]述評:中國政府加快現代化轉型
- [ 03-10]人大代表:政府今后要少干些越俎代庖的事
- [ 03-10]李克強:下決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攻堅克難
- [ 03-10]兩會新華視點:職能轉變 新一輪機構改革“大幕”開啟
- [ 03-10]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十大舉措詳解
- [ 03-10]機構調整傳遞鮮明信號:職能轉變是最大核心
- [ 03-10]審批一個項目要蓋205個公章 政府的邊界在哪里?
- [ 03-08]簡政放權不是當“甩手掌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