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點·新使命·新期盼——寫在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通過之際
2013-03-14 16:07? 樊曦、崔清新?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樊曦、崔清新) 2013年3月14日9時許,人民大會堂大禮堂。 肩負神圣使命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莊嚴地按下表決器…… “通過——” 隨著大會執行主席、主席團常務主席劉云山的莊嚴宣布,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 新一輪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的大幕正式拉開。 這是新的起點,承載著新的使命—— 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歷經6次政府機構改革,形成了基本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組織架構和職能體系。但職能越位、缺位問題依然突出,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爭權諉責現象依然較多,人浮于事問題依然存在……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經過周密調查研究,集思廣益,反復論證,4個月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擺上了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近3000名代表的案頭。 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管理機構……通過拆分、合并、擴權,國務院組成部門進一步減少到25個,一些部委的職能理順,權責更加明確。 人們注意到,與以前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相比,此次方案的題目增加了“職能轉變”四個字。“職能轉變,核心是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和社會的關系。要通過改革,解決政府權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彌補‘缺位’,隔斷‘越位’,糾正‘錯位’。”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銀監局局長高飛說。 這是新的起點,承載著人民的期盼—— 許多代表在審議中指出,推進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希望國務院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保證方案順利實施、各項工作平穩有序。 “相比多了還是少了幾個部門,老百姓更關心政府能不能痛痛快快給辦事,所以關鍵是要減少審批,強化服務。”來自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全國人大代表郭建仁說。 “當前,人們對深化改革抱以厚望。協同推進各項改革,尤其是要重點改革政府行政體制,創造新的改革紅利。”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紹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車曉端說。 這是新的起點,承載著“中國夢”的分量—— 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離不開建立一個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政府運行高效、權責明確、職能清晰,才能帶領全國人民齊心合力,攻堅克難、不斷前進。”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達州市市長包惠說。 當前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推進“五位一體”建設,任務艱巨。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是推進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堅持深化改革,我們才能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共同發展,為實現‘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長葛紅林說。 這是新的起點,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法國《歐洲時報》文章稱,中國大部制改革將“穩中求變”。推進政府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很難“畢其功于一役”。但中國30多年來在改革上積累了經驗,新一屆領導集體在將政治勇氣與智慧轉化為政治決策,釋放改革紅利,正逢其時。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 落實好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各項舉措,我們一定能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提供制度保障。 |
相關閱讀:
- [ 03-14]中國大部制改革將穩中求變 難“畢其功于一役”
- [ 03-14]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草案)
- [ 03-14]機構改革需勇氣 名稱簡化順民意
- [ 03-14]教育部部署職能轉變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 [ 03-14]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深化職能轉變工作
- [ 03-13]負責人談新聞出版總署和廣電總局機構改革
- [ 03-13]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擬作一處修改
- [ 03-13]兩會點評:機構改革需勇氣 名稱簡化順民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