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應從第三套房子開始收稅
2013-03-23 19:22?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中國經濟網梁夢晚攝影 中國經濟網訊北京3月23日(記者張欣瑜)今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上,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表示,土地的供應對滿足城鎮化和住宅市場的需求是足夠的,投資性需求旺盛推升了房價。他建議,應從第三套房子開始收稅,把投資、投機性的需求抑制在合理的水平上。 關于土地供應制度的透明化問題,胡存智表示,已經作為一項固定的制度是非常公開透明的。“不少地方3月份最遲不超過4月份,全年的供地計劃就公布出來的,從現在開始整整一年的,特別是住宅用地的供應計劃會公布出來。” “在這樣的計劃的引導之下,每年土地的供應都是充分的。據統計,八年中住房用地的供應,如果按容積率1.5來計算,可以建出的住房面積達到84.36億平方米,按人均30平米的標準計算,可以滿足2.82億人的新增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而真正進入城鎮的城市新增實際人口只有1.67億。” 胡存智介紹。 “按每年城市化率進城的人口量來說,每年的土地供應量是供過于求的。” 胡存智認為,“房價價格提升,主要的原因是投資性的需求旺盛和少數的開發商會囤地,導致供不應求。” 胡存智表示,把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簡單的歸結為供應量不足,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他指出,應該進一步深化調控的措施,可通過稅收調控。“我建議,應該從兩套以上,第三套房子開始收稅。把投資、投機性的需求抑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在土地供應中,也要要求增加增量;向市場提供大企業大地塊信息,建立開工建設監察制度,釋放存量;盤活閑置土地。” |
相關閱讀:
- [ 03-24]思文凱:中國可在能源供應端減少能源損耗
- [ 03-23]鄭永年:社會投資應增加 固定生產投資可適當減少
- [ 03-23]戴瑞利:十八大3大改革措施對外企發展影響顯著
- [ 03-23]麥睿博:調查顯示90%的企業信任中國市場
- [ 03-23]向文波評三一重工國際化:惹的事不少 賺的錢不多
- [ 03-23]金立群:我國投資環境正在進一步改善
- [ 03-23]中國外資吸引力遭遇巴西挑戰 科技金融"失分"
- [ 03-23]曾鳴:電子商務創新驅動“中國制造”升級換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