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八項規定如何管住九字經?
2013-03-29 08:08? 舒天烈?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改作風在本質上是對權力的規范。所以,改作風要取得實效、長效,需要的是管住權力的隨意行為、遏制權力的隨意擴張。 近日新華社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地方對八項規定,有應付心態,并總結成九字經:觀望風,變相吃,慢三拍。 實際上,在關于改作風的討論中,這些問題已經屢有涉及。人民日報就曾刊發很多評論,指出“改作風不是一陣風”“改作風不能等等看”之類改作風可能遭遇的瓶頸。而媒體對于“機關食堂吃鮑翅”“礦泉水瓶裝白酒”“國務院好遙遠”等問題的報道,也讓人看到,很多地方確實還“下有對策”,改作風仍需常抓不懈。 古語云,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當前,改作風也處于這樣的狀態。中央領導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媒體報道轟轟烈烈大張旗鼓,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改作風逃不開“周期律”出現反復,或者遇到障礙久推不動,難免會讓人懷疑執政者的決心和能力,甚至會影響到對執政品格的評價。 應該看到,作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層制的政治結構。職務有分等、級別有高低,要真正在“工作關系”中撇清“私人感情”,有點難。尤其是在中國講人情、好面子的文化傳統中,這使得迎來送往難以避免、超標接待容易滋生。承平日久,行政系統會自我增殖,必然漸增繁文縟節之氣,這也是行政體制的必然困局。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扭轉風氣,只能是自上而下的強力推動,產生根本性的震撼。 改作風在本質上是對權力的規范。所以,改作風要取得實效、長效,需要的是管住權力的隨意行為、遏制權力的隨意擴張。而這,無疑是一項更為浩大的系統工程。僅從花錢角度上看,就需要更強的制度供給:用預算管好源頭,用財務管好過程,用審計管好結果。更何況,還有那些用權力進行尋租,不用自己花錢找樂子的。對于那些相對分散的公權力,需要進一步加以規范,劃定邊界,真正讓權力被關進籠子里。 從這個角度看,也更能理解為什么新一屆中央領導履新之初,就如此強調作風問題。這是因為,改作風不僅可以成為改變權力觀的抓手,更可成為規范權力運行的切口。從改作風出發,促使權力的“自我革命”,無論是進一步公開政務,還是進一步完善監督,都將是中國民主政治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然選擇。 當改作風遭遇“下有對策”,無論是群眾還是媒體,都需要進一步發揮監督作用。這并不是“跟我無關”的小事,而是涉及改革、涉及發展,更涉及每個人切身利益的大問題。如若能以此重塑權力運行的圖景、調整人民與權力的關系,則善莫大焉。 本報特約評論員 舒天烈 |
相關閱讀:
- [ 03-24]“八項規定”呼應三大現實 改作風保障實現中國夢
- [ 03-19]中央紀委對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進行通報
- [ 03-08](兩會授權發布)蔡玲委員:落實“八項規定”各級領導要率先垂范
- [ 03-08]蔡玲:如何避免“八項規定”一陣風
- [ 02-08]中央反鋪張浪費八項規定出臺 6成餐企出現退訂
- [ 01-31]中央八項新規 地方變“高壓線”(圖)
- [ 01-28]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談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 [ 01-23]刺眼的“?!毖纭氯A社記者酒樓餐廳暗訪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