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公車花掉六成“三公”經費 無人敢管
2013-04-15 16:4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公車花掉六成“三公”經費 增加一輛公車,就意味著要增加司機、油耗、保養、保險、停車、路橋費等各種成本 清明節期間,為防止公車祭掃現象的發生,不少地方出臺了嚴控公車私用的措施,然而有些地方依然“頂風作案”:網友曝光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新安所鎮“勞動保障監察車”被私人開到公墓,媒體報道南京市國土資源局六合分局楊某駕駛“國土執法車”祭先…… 多年來,公車私用屢禁不止,已成頑疾。原因何在? “公款吃喝是群體性行為,地點集中在高檔酒店、娛樂場所,相對容易查處和控制,公費出國有著嚴格的審批手續,也很難鉆政策漏洞。公車的使用則是個體和分散的行為,比較隱蔽。”長期關注公車改革的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說,相對于公款吃喝和公費出國,公車管理的難度更大,一個單位里知道公車使用情況的人有限,特別是領導干部專車,往往只有司機知道去向。“常聽說某個局的領導去外地出差了,專車卻被司機開走自己用,大家雖心知肚明,卻沒人敢管。” 2010年兩會,民革中央在提案中指出,我國公車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公務用車費用高,造成財政負擔沉重。調查顯示,每年一輛公務車的運行成本至少6萬元,有的甚至超過10萬元。 公車私用現象嚴重。公車使用存在三個“1/3”,即辦公事占1/3,領導干部及親屬私用占1/3,司機私用占1/3。 超編制超標準配備用車問題屢禁不止。 公車使用效率低,浪費驚人。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驚人。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1年,中央行政單位、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用當年財政撥款開支的“三公經費”支出合計93.64億元,其中車輛購置及運行費59.15億元,占“三公”經費總數的六成以上。 地方的情況基本類似。2013年,北京88家單位公開部門預算, “三公”經費預算將近8億元。其中,公車開支是“三公”經費的最“大頭”,購買車輛及運營維護開支約為5.9億元,占比74%。廣東省2013年省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為8.64億元,其中公車類開支總計約5億元,占比近六成。在公車費用中,公車購置7316萬元,公車燃料、維修等運行維護費4.27億元。 “公車費用減不下去,‘三公’經費難以得到根本控制。”葉青說。 |
相關閱讀:
- [ 04-15]四川73個省級部門公布“三公” 公車開銷近5億
- [ 04-09]研究機構稱部分地方部門三公數據真實性待考察
- [ 04-08]重慶嚴控三公經費 確保2013年支出“零增長”
- [ 04-02]28市直部門曬"三公" 國土住建地稅等部門未交卷
- [ 03-28]政府別充冤大頭 “國家賬本”如何管住“大手大腳”
- [ 03-28]中華工商時報:“三公浪費”是誰的責任?
- [ 03-28]揚子晚報:消費低迷的罪魁絕不是嚴控“三公”
- [ 03-27]漳州市嚴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