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稱部分地方部門三公數據真實性待考察
2013-04-09 07:03? 趙劍云?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近日,各地陸續開始公布本級政府2012年“三公”經費決算和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政府財政透明度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記者從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起草的《2013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下稱《報告》)已經撰寫完畢。這是該中心第五次推出《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包括《2013年省級財政透明度評估》、《2013年省級行政收支及相關信息透明度評估》以及《省級政府部門預算透明度評估》三個分報告,以及新增加的《省級政府部門“三公”經費透明度特別評估》。 31省份公開的信息不到1/3 與往年一樣,2013年省級(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財政透明度評估仍然包括態度評估和項目評估兩個部分,滿分為1180分。 其中,項目評估包括一般預算基金、政府性基金、社會保險基金、國有企業基金4個大項(總共包括113個小項)。課題組表示,之所以選擇考察此四大基金,一方面是基于信息報告完整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為與現有的財政信息報告體系相吻合。 一般預算基金包含50個小項,政府性基金包含17個小項,社會保險基金包含30個小項,國有企業基金包含16個小項。每個小項滿分10分,項目評分共計1130分。 而態度評分,則是課題組通過信件的方式向各省份4個部門(省財政廳、人社廳、國資委及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申請信息公開,然后根據相關回復情況評定的。態度評分滿分為50分,一個省份若有兩個及以上部門回復則為滿分,只有1個回復的得25分,無回復的態度得分為0分。 調查結果顯示,31個省份財政透明度平均得分為370.56分,換算為按百分制計算的得分為31.4分,這意味著31個省份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的話,只公開了全部調查信息中不到1/3的信息。因此,從調查對象的整體水平上來看,我國省級財政透明度狀況仍然不高。下文的得分均為換算后的百分制得分。 課題組通過信息公開申請、網上檢索(如政府官方網站)及出版物(如政府統計年鑒)查找等渠道,搜索得到相關信息。項目資料查找截止日期為2012年11月30日。 |
相關閱讀:
- [ 04-08]重慶嚴控三公經費 確保2013年支出“零增長”
- [ 04-02]28市直部門曬"三公" 國土住建地稅等部門未交卷
- [ 03-28]政府別充冤大頭 “國家賬本”如何管住“大手大腳”
- [ 03-28]中華工商時報:“三公浪費”是誰的責任?
- [ 03-28]揚子晚報:消費低迷的罪魁絕不是嚴控“三公”
- [ 03-27]鄭州晚報:“三公經費絕非越少越好”說得太早了
- [ 03-25]遏制公款吃喝回潮 呼喚最細密監督
- [ 03-25]專家建議將三公消費與費用結算分離接受全民監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