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車國產化引期待 專家稱應完善制度設計
www.fjnet.cn?2013-06-19 07:26? 闞楓?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防止公車腐敗更需制度完善 在此次外長座駕改換紅旗車的消息曝出之后,就有媒體稱,外交部成“八項規定”出臺后首個“一把手”更換國產車的部委。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后,甘肅、湖南、寧夏、新疆、安徽等多個省(區)委常委會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相關規定,要求在不造成浪費的前提下逐步換乘自主品牌汽車。盡管這并不是地方政府首次提出乘坐自主品牌公務車,但作為省級黨委常委會的硬性規定卻是首次。 不過,從省部級層面強調并以身作則推進公車國產化進程之際,亦有聲音提醒,公車改換自主品牌要好事辦好,必須警惕“一窩蜂”式公車國產化,防止盲目或者超額采配公車。 任建明稱,公車國產化的推進過程中,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進行保障,防止不管需要不需要,動輒大面積改換公車的現象。“在原有公車沒有淘汰的情況下,就跟風采購國產車,或者為了更換新車,低價處理、強制淘汰舊車,這又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四年來,中央本級“三公經費”由2010年的94.7億元預算執行量,降至2013年的79.69億元的預算安排,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減幅為17.70億元,居三項之首。分析認為,公車費用總體收縮有助于政府部門選購價格較為便宜的國產汽車,另一方面,如果公車采購國產化能夠全面推廣,公車消費還有削減空間。 但是,任建明稱,近年來在公車消費預算總額壓縮的背景下,一些政府部門也會想盡辦法采購價格高昂的外資、合資品牌。所以,除了總的經費壓縮,厲行節約,防止公車腐敗還需在具體的采購環節進行管控,要更加細致的進行制度設計。 “比如,一個單位需要10輛公車,在總的采購費用下降之后,他們不是選擇購置10輛國產車,而是高價購買三五輛外資、合資車,滿足主要領導用車。”任建明舉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16]公車改革“回潮”癥結何在:制度缺位致人走政息
- [ 06-14]法制日報:公車改革缺的是頂層設計
- [ 06-13]公車改革大多夭折停滯回潮 局部車改易致負面激勵
- [ 06-13]部分公車改革試點成效初顯 關鍵是有堅定改革決心
- [ 06-13]專家:啟動大范圍公車改革時機已到
- [ 06-05]云南富寧回應“開專用車游山玩水”稱未在風景區漂流
- [ 06-04]湖北襄陽45人公車私用被問責 責成補交車輛使用費
- [ 06-03]山西交管局公車為高考停駛 呼吁群眾為考生讓路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