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輪番上場 地方債重壓下“賣地”能撐多久
www.fjsen.com?2013-07-16 10:27? 孟曉蘇?來源:國際金融報 我來說兩句
話題一 土地財政扮演啥角色 政府通過賣地獲得巨額收益,但由于缺乏監管,賣地收益分配不公,對于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不能達到應有的投資額度 “人人喊打”的土地財政并非天生就這么可惡。一個被大家忽視的理想“路徑”是,土地財政可通過土地出讓金獲取公共事業的發展資本,也能集中納稅人的財富,通過轉移支付,投入到開發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配套設施之中。 事實上,這一點在官方文件中早就有涉及。比如,2011年8月2日,財政部就聯合教育部發布《關于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教育資金,將成為各地計算財政性教育經費的重點來源,各地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和協議出讓獲得的土地出讓收益,扣除支付的征地和拆遷補償支出、土地開發支出等費用后,取得土地出讓凈收益后,其中的10%需用于教育支出”。 然而,實際操作中,在不少二、三線城市,業界聽到的聲音往往是地方政府的“大干快上”,如越來越豪華的地方政府行政辦公樓宇、越來越高的地標等。對此,甚至有觀點稱,“現在的土地財政就是一種依靠透支社會的未來收益,謀取眼前的發展方式。形象地說,就是‘寅吃卯糧’。” 那么,土地財政在如今的中國經濟發展中和地方政府的財政體系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到底是有弊有利,還是有弊無利?抑或,到底是誰在期望著土地財政的長久不衰? 孟曉蘇:改革開放后,土地本身由無償劃撥變為有償使用,這是一種進步。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財政獲得的資金進行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區域投資環境,提高了區域發展水平。但后來,地方政府出現了單純以地生財,出讓土地收入占政府收入比重過大,且政府沒有借鑒國外物業稅的經驗,造成了地方財政對土地的過分依賴。這兩年在一些地方,土地稅收占到了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讓金凈收入占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尤其是,欠發達城市和新興地區由于沒有相關產業作為支撐,又急需發展資金,“土地財政”更是成為政府收入主要來源。 宋會雍:土地財政可讓區域超前發展。但土地財政的弊端更明顯,尤其是在監管方面。比如,政府通過賣地獲得巨額收益,但由于缺乏監管,賣地收益分配不公,對于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不能達到應有的投資額度。同時,因為監管缺失,造成“政績工程”頻出,滋生了貪污腐敗。粗放的土地財政管理模式,還使得地方政府養成了“花錢如流水”的習慣。而由地價推升的高房價更成為重點民生問題。 郭凡禮: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土地財政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其好的一面,但是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是弊大于利。其有利一面主要集中在土地財政緩解了部分地方政府財政緊張的情況,對一些地區缺乏自然資源、產業經濟發展滯后,沒有特色和競爭力的企業來說,土地財政十分重要,開發房地產在某種程度上也帶動了當地就業或者經濟的一時繁榮。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1]開發商缺錢 多地“地王”被收回
- [ 07-10]“地王”頻頻被收回 開發商缺錢還是地方政府動狠?
- [ 07-07]南京國土局收回56億地王 稱系公共利益需要
- [ 07-05]樓市觀察:房價不一定隨地價共舞 地市滯后房市
- [ 07-03]多地樓市迎來年中熱潮 房價漲幅會否逆勢收緊?
- [ 06-30]“地王”輪番上場 誰來摁住地價穩住房價?
- [ 06-22]雅戈爾退出杭州“地王” 為此提損4.8億合同定金
- [ 12-27]上海地王刷新總價紀錄 地王進入井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