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精神疾病重癥患者超過1600萬
www.fjnet.cn?2013-07-24 20:45?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記者:我們國家的現實情況,比如北京,現在對于回到社區的這些患者是誰對他們進行回訪?有沒有回訪制度? 楊甫德:全國現在都要求構建三級防治網絡,在三級醫院治療,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后可以轉到二級醫院進一步治療,繼續恢復后可以回到社區。社區有專門的精防醫生,這些精防醫生有些是歸二級醫院,有些是社區配備的醫生,一般兩周左右要去回訪患者。 如果在社區出現急性發病或者是原來發過病,但是病情又突然發作了,這種情況就是由社區再往上轉,就是社區認為這個病人病情復發,他會直接送到三級醫院或者二級醫院進行直接治療或者處置。國家法律明確規定,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一旦確診是要報告的,有一個信息報告系統。報進來之后,這些患者會得到相應的管理和服務。第一,我想強調的是,雖然這些患者信息被報告了,但還是保密的,只有為他服務的專職人員才會了解他的信息,不會被大眾所知曉,以保護他的隱私。第二,這些人的信息,我們是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訪視,為他提供專業的精神復診和指導。 精神疾病患者出現過激行為有預兆 新華網記者:很多網友關心當下的安全如何保障的問題。當我們走出家門,到超市,到商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怎樣識別潛在的危險?精神疾病患者出現過激行為前有沒有什么預兆? 楊甫德:一般來說會有一些預兆的,多半一開始表現是情緒上的疏遠或者淡漠。好的時候他像好人一樣,正常的言語表達,正常的眼神表達。但是當他病情發作的時候,第一表現就是情感上出現問題,比如暴躁或者容易發脾氣,或者容易形成敵對情緒,或者對家人不夠關心、不夠理解,這是第一點,我們要關注。 第二,他的睡眠可能出問題了。原來睡眠相對比較好,現在睡眠不太好,睡眠不太好往往是精神障礙病情波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第三,他可能在言語上表現出一些反常,比如他突然會問你剛才是不是誰罵我了,你們幾個是不是對我有什么想法,甚至感覺身邊的人小聲說話是在議論他,那這個就更加明確,說明他現在病情有反復、有波動。我們要注意觀察他的言語、表情、睡眠、飲食以及日常生活是否規律,以及平時接觸相對主動、相對平靜還是一種反常的接觸,如果這些東西都提示他跟以前有變化,那我們就要關注他是不是發作了,要及時去接受就診指導。 張廣宇:我們要加大對公眾的知識普及,公眾也要正視這個群體的存在,去了解他們有哪些外在表現征兆,這樣才能在有征兆的前提下發現問題,在發現的前提下才能做到預防和保護。 如果身邊人有癥狀出現了,我個人建議:第一,最好的辦法是遠離,如果他發生過激行為,你離他比較近可能會受到攻擊。第二,遠離之后還要盡到提醒義務,比如報警或者向相關部門報告,由相關部門采取一些措施。第三,如果這個人已經開始了比較嚴重的傷害行為,有些人可能會主動阻止,阻止時一定要注意兩點:1.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如果沒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就會導致自身的傷害。2.在我們阻止他的時候要防止行為過當。我們識別他有一些癥狀可能是精神障礙患者,法律對他的人權也是有保障的,如果在阻止過程中對他人身造成了傷害也是要負一定的法律責任。比如他開始行兇,你周邊如果有一個長點的棍棒,可以讓自己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還有就是如果迫不得已采取阻止措施時,最好針對他的非要害部位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讓他喪失攻擊能力就足夠了,接下來就應該撥打110報警,讓警察過來處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4]我國頻發精神病患者傷人事件 救治體系亟待加強
- [ 07-24]律師:精神病人確診后家屬有監護義務
- [ 07-23]四川宜賓發生精神病人砍人案件2人重傷2人輕傷
- [ 07-23]北京警方:家樂福持刀傷人案嫌疑人有精神病史
- [ 07-20]“被精神病”事件頻曝光 學者稱根源系公權力濫用
- [ 07-19]重性精神病患者遭遇出院難 應反思陳舊治療模式
- [ 07-19]農婦稱因上訪被關精神病院132天 警方否認指控
- [ 07-19]中國精神科醫生嚴重不足 患者滯留醫院日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