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精神疾病重癥患者超過1600萬
www.fjnet.cn?2013-07-24 20:45?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事出偶然,不必恐慌 新華網記者:近期發生的這兩起案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眾的緊張情緒。兩位專家怎么看?怎么疏導公眾的這種緊張情緒? 楊甫德:首先應該正常看待這樣一個現象,這個現象肯定是偶發的,肯定不是群發的,也不是常規狀態下經常出現的狀況。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本身就只有該人群的1%,而這1%里面出現肇事肇禍行為的人不會超過10%。而這10%里面,出現肇事肇禍行為又絕對不是經常的現象,肯定是某些特定環境下才能產生。 一般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出現這樣的行為,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為他出現了幻覺或者出現了妄想這些精神病癥狀。比如出現幻聽,讓他去這么做,他有妄想,他認為別人要害他,所以他要攻擊別人,這是他在特定的癥狀支配之下出現的暴力行為。除此以外,他因為情緒激動,因為自我思考能力的不完整、不周全,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暴力行為。但是你想想,精神障礙患者也是在某些情況下表現的很嚴重,他也不是一天24小時都那么嚴重。 其次,如果說一個精神病人傷害一個人我們就緊張,實際上我們普通人也會出現犯罪行為,我們好象就沒有那么緊張。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用平常的心態來看待這樣一個事情。如果我們平時能夠對周圍人的言行稍微多觀察一點,稍微細致一點,像剛才提到的內容一樣,我們如果發現這個人言語行為不太對頭,我們自己遠離一點,一般來說不會出現被傷害的現象。 張廣宇:拿我們國家的立案數來講,全國每年600多萬起。這個數字是比較大的,那我們公眾對這個數字恐慌嗎?未必有多少恐慌。為什么近期對精神病患者的傷害或者殺人行為特別緊張?原因可能由于近期連續發生這樣的事件,媒體也進行了報道。第二,我們報道當中經常會說精神疾病患者殺傷多個人,其實在非精神疾病患者中,有些時候是連續作案、系列作案,他造成的社會危險性也是非常大的。相反,如果大家過于緊張,可能會造成我們對這類群體的歧視,遠離這個群體或者不愿了解這個群體的相關知識,自己的辨識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這樣對自我保護也是不利的。 新華網記者:精神疾病防治在當前有著特殊的意義。正確認識和看待精神疾病,為患者提供科學有效,人性化的康復手段和監護條件,更需要社會各界重視起來一起解決。與此同時,對各種矛盾進行妥善的處理,使社會心態層面的問題不至于發展到精神疾病層面,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那么,對于普通人來說,心理壓力過大會不會延伸到精神疾病這個層面或者出現過激行為? 楊甫德:一般不會這樣,無論是嚴重精神障礙或者心理障礙,都是一種特定的疾病疾病的發病都有它特定的原因。壓力過大容易導致心理問題,比如導致焦慮,導致抑郁,這很有可能,但是壓力大直接導致精神分裂癥,一般不會這樣,最多是一個誘發因素,不是直接導致發病的因素。但是提醒大家一點,壓力過大和精神障礙的發病是有關系的。它可能會促發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也可能加重某些疾病的癥狀表現,所以壓力過大的時候,我們需要關注,看看這個壓力是不是應該在短期內會解決或者消除,或者說這個壓力是長期的,是一直存在的,那我們就應該有一些適當的方式,通過心理調節,通過行為放松,通過降低工作量等等,來釋放我們的壓力,不至于崩潰。(記者李瑩 韓元俊 陳競超 劉靈 曹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4]我國頻發精神病患者傷人事件 救治體系亟待加強
- [ 07-24]律師:精神病人確診后家屬有監護義務
- [ 07-23]四川宜賓發生精神病人砍人案件2人重傷2人輕傷
- [ 07-23]北京警方:家樂福持刀傷人案嫌疑人有精神病史
- [ 07-20]“被精神病”事件頻曝光 學者稱根源系公權力濫用
- [ 07-19]重性精神病患者遭遇出院難 應反思陳舊治療模式
- [ 07-19]農婦稱因上訪被關精神病院132天 警方否認指控
- [ 07-19]中國精神科醫生嚴重不足 患者滯留醫院日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