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不會“硬著陸” 態勢總體趨穩
www.fjnet.cn?2013-07-26 06:54?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我國經濟增長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2003—2007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11.6%,2008—2011年年均增長9.6%,2012年增長7.8%。為什么經濟增長率逐級下降?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外部環境變化和城市承載力瓶頸制約。國際金融危機重創了發達國家經濟,也使國際貿易水平明顯降低,外需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度明顯減弱。從國內看,城鎮建設粗放,存在發展不協調、不均衡問題。人口、產業等經濟要素向一、二線大城市集中,而這些城市對此缺少預見和準備,承載能力嚴重不足。其突出表現就是越來越明顯地抑制以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近年來一、二線大城市堵車現象越來越嚴重,表明其承載能力已難以支持汽車快速進入家庭,汽車市場發展勢頭受到抑制。房地產方面主要表現為供地瓶頸制約。2003—2011年,35個大中城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201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比上年下降19.5%,據此推算,35個大中城市土地購置面積繼續下降。土地約束直接抑制住房供給增長,為了穩房價,政策重點集中于管理買房需求,結果必然使房地產市場增長放緩。在一、二線城市供地制約和穩定房價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時期已經結束。 出口高增長和國內消費結構升級,是國際金融危機前一段時期我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的主要市場需求動力,這兩個方面需求水平下降,必然導致經濟增長的需求動力減弱。城市承載能力不足,還導致城市勞動力成本上升,房租、物流等成本提高,這些都壓低了企業利潤率,減弱了企業的發展動力和能力。可見,市場需求和要素成本條件變化是我國經濟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008—2011年我國經濟增長率保持在9%以上,主要是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刺激。它防止了外部環境劇烈變化與國內發展環境變化作用的疊加,防止了經濟增長率大幅下滑。但“一攬子”計劃依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刺激內需增長,使政府債務和通貨膨脹方面的壓力快速加大。隨著刺激政策的適時退出,經濟增長率必然回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3]美高官對自民黨勝選表歡迎 敦促改善與中韓關系
- [ 07-23]安倍應把精力用在正道上 修憲背離民意不利經濟
- [ 07-23]學者:歐美忽悠中國“提速”太自私 不應損人利己
- [ 07-22]安倍政權參院勝選 “安倍經濟學”迎真正考驗
- [ 07-22]安倍政權參院勝選 “安倍經濟學”迎真正考驗
- [ 07-22]安倍參院選舉大勝 外界擔憂日進一步右傾
- [ 07-21]日本參院選舉開始投票 預計結果22日凌晨揭曉
- [ 07-20]日本在印尼建發電廠計劃遇阻 系安倍政府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