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不會“硬著陸” 態勢總體趨穩
www.fjnet.cn?2013-07-26 06:54?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我國經濟較快增長的基本條件仍然存在 我國經濟除了改革開放初期曾出現較大波動,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總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經濟增長率一直在7%以上(見右圖)。其基本動力是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改革開放使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范圍不斷擴大,人民創業活力增強和生活水平提高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推動了工業化、城鎮化。而我國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高儲蓄帶來的資金優勢,對外開放和自主創新結合形成的技術供給優勢,有力地保障了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這些基本條件目前仍然存在,因而我國經濟增長不會“硬著陸”。 從供給方面看,擔憂經濟增速進一步下降的依據主要是人口紅利消失、技術創新能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實際上,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9.3億人,城鎮就業人口3.7億人,農民工2.6億人,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總體上不存在勞動力供給不足。招工難、招工貴,主要原因是產業布局和城市承載能力問題使勞動力進城難、在城市留下來更難;還有一個原因是教育制度、擇業偏好、產業升級等問題導致勞動力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錯位。技術創新方面,我國正處于從簡單引進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原始創新的轉換階段,支持技術創新的制度在現實需求日益強勁的推動下,通過改革正在孕育成長,制度決定的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增強。近年來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成效表明,我國正逐步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所以說,我國經濟增長不會因為這些問題出現“硬著陸”。 從需求方面看,第一,消費增長具有較高穩定性。我國居民基本消費占比仍然較高,2011年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城鎮居民為36.3%,農村居民為40.4%,明顯高于發達國家,消費剛性較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逐步完善,支持基本消費的能力比較穩定;以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盡管減速,但仍保持正增長,電子消費等新消費點擴大;汽車生產成本降低,性價比提高,市場需求平穩恢復。第二,投資增長潛力巨大。滿足十幾億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我國制造業、服務業無論質量還是規模都需要有大的提高,工業化對投資的需求巨大;滿足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需要,我國城鎮無論規模還是基礎設施的質量和系統性、配套性都需要有大的提高,城鎮建設的投資需求巨大。第三,出口增長潛力較大。我國正在推進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東部地區已初顯效果;正在更深層次、更廣范圍參與國際分工,出口環境總體向好。 此外,從制度方面看,改革的深化正進一步消除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從政策方面看,2012年開始宏觀經濟政策適時轉向穩增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更加注意穩定市場需求,投資增長由落轉穩,政策環境越來越有利于經濟增長的穩定;從經濟轉型方面看,目標是適度增長中的調整轉型,過剩產能調整、不良資產處置將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和程度,不會引起生產鏈條、資金鏈條系統性斷裂。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3]美高官對自民黨勝選表歡迎 敦促改善與中韓關系
- [ 07-23]安倍應把精力用在正道上 修憲背離民意不利經濟
- [ 07-23]學者:歐美忽悠中國“提速”太自私 不應損人利己
- [ 07-22]安倍政權參院勝選 “安倍經濟學”迎真正考驗
- [ 07-22]安倍政權參院勝選 “安倍經濟學”迎真正考驗
- [ 07-22]安倍參院選舉大勝 外界擔憂日進一步右傾
- [ 07-21]日本參院選舉開始投票 預計結果22日凌晨揭曉
- [ 07-20]日本在印尼建發電廠計劃遇阻 系安倍政府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