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統籌施策持續發力
釋放調結構、惠民生與開放市場多重利好
www.fjnet.cn?2013-07-31 21:47? 戈力?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當前經濟運行正處于合理區間,李克強總理在施政上呈現出新的特點:既注意“不刺激”,也求“有作為”;既要扭住長期“轉型升級”不放,也要兼顧經濟即期增長,充分體現了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李克強總理統籌施策,精準發球,持續發力,下半年的增長動力已經開始逐步釋放,年度主要目標完成已經可以預期。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央高層取得共識后,黨政合轍,上下同心,各項工作分頭推進落實。中國經濟社會動員管理體制運作高效,令人艷羨。盡管前路還會有風險,但沒有人懷疑中國政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擴大有效需求,推進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決心和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應在料算之中。 會后第二天,7月31日,李克強總理立即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李克強總理進一步推動轉換政府職能,釋放改革紅利,無疑將有效拉動內需,提升公共服務質量,讓廣大市民生活更加便捷、安全,生產條件和生活質素得到提升。 讓社會力量唱主角,促進服務業發展,使群眾得實惠 創新方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是改善民生、深化社會領域改革和加快服務業發展、引導有效需求的重大舉措。在現代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能,而購買服務則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新型方式。對這一方式中國政府先前已有認知。但此前,公共服務幾乎都由政府直接或通過設立事業單位的方式來提供。李克強上任伊始即力推機構改革、轉換政府職能,推進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放開市場準入。凡是社會能辦好的,盡可能交給社會力量承擔,以形成改善公共服務的合力。他要求加快解決一些領域公共服務產品短缺、質量和效率不高等問題,使群眾得到更多便利和實惠。李克強歷來主張,將政府不該管或管不好的事務放給社會和市場來承擔,政府集中力量做好本分,政府要歸位和補位,不缺位,不越位。政府要轉換角色,不能既當裁判,又“踢球”。要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承擔。特別是滿足文化需求等高端服務,政府和事業單位無法包辦,必需面向市場尋求解決之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9]李克強新舉措:從實處和微處著手 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
- [ 07-29]李克強新舉措:從實處著手 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
- [ 07-29]“李克強經濟學”實質是“改革經濟學”
- [ 07-26]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
- [ 07-26]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 [ 07-26]學者解碼李克強經濟策:謀換檔升級 尋新增長之路
- [ 07-25]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 [ 07-25]李克強:在營造公平開放便利的市場環境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