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評化解產能過剩 僅有決心是不夠的!
www.fjnet.cn?2013-08-02 21:31? ?來源:新華財經 我來說兩句
劉戈:產能過剩歸咎于諸侯經濟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因為結果是突然一起出現的,但決策是分別做出的。其實還有一種經濟現象,我們叫諸侯經濟,也就是說我們各個省、市都有自己的發展重點,都會有自己招商引資、花大價錢來請來的這些企業,給這些企業非常好的政策。比如說更便宜的電價,零投入的土地,還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那么這些政策和他們對于未來市場的預期結合在一起之后分別做出來這樣的一些判斷。按說發改委對于總量是有控制的,但地方政府往往繞過設置的總量控制。以電解鋁為例,這幾年增加了1800萬噸的產能,但真正通過發改委審批的只有80萬噸。就是說我們試圖宏觀調控,但是由于諸侯經濟的存在,他們通過各種辦法繞過了你的總量的控制。 對于一個地方政府來說,如果當時是敲鑼打鼓歡迎來的企業,來了以后在這個地方已經做了很多年的貢獻,創造了很大的產值,增加了很多的就業,那現在突然讓我把這個廠子關掉,這些問題我怎么解決?拿電解鋁為例,現在由于電解鋁主要是用電,電占到產值成本50%左右,那么這時的電價就對于鋁價就非常重要。原來的這個基地主要在山東和河南,但這幾年西部地區招商引資非常厲害,新疆、甘肅、內蒙、青海用很便宜的電價給你自備電站,那么新的這些產能就會向這邊轉移。而原來山東、河南形成的這些產能,他又不愿意放棄,而且可能對于一個市來說,占到他GDP的30%,就業也解決幾千人上萬人,所以新的產能在更適合的地方建成了,但舊的產能淘汰不了。 史煒:搞GDP經濟的代價是沉重的 但不搞GDP的代價更沉重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我們在找化解產能過剩的手段時,要對產能過剩做一個判斷,比如周期性的產能過剩,那就靠市場去調解,比如大規模的投資延續下來的產能過剩,那么它有一個消化期,還有一些是技術產業替代所形成的產能過剩,那么可能就需要洗牌,所以對不同的產能過剩要進行分解。現在更關心的更多的是煤炭、電力、鋼鐵和電解鋁,這些都屬于重化工時期的一種產能過剩的表現。其實美國就是在1950年到1980年,從傳統的重化工到高精細的到機械工業到電子工業,最后轉向到后工業時代,那么我國現在恰恰也是發展了35年,正處在重大周期性的一個結構調整的過程當中,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產能過剩首先是有客觀的經濟因素、環境因素存在。 另一方面,我們在決策體系上存在很大的問題,那么這種決策體系本身有沖突性。比如說西部大開發,中部的崛起,振興東三省,那么靠什么去振興?比如東部地區的產能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但中西部沒有錢和技術能力來發展高技術產業,那么它只能把東部地區的一些傳統的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到當地來,這樣既能夠解決就業,也能夠解決GDP。那這種政策過去以后肯定就會導致新的產能過剩,但這還不是簡單的諸侯經濟,中國的經濟本身就是不平衡的,它存在著天然的中西部地區,包括中部各省之間經濟實力的差距。在現在對地方政府的考評方式之下,搞GDP的經濟代價是沉重的,但不搞GDP的代價更沉重,伴隨著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行政風險和個人風險,那么怎么推高GDP?唯一的辦法就是投資,那么到底投資合不合理?我們在地方政府的規劃報告當中看的非常清楚,幾乎到目前為止,各個省市的所有的招商引資報告和重大項目的報告都是一個預期,他根本就不考慮這個東西最后能不能實現,而且他沒有精力去判斷市場。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8]湖北遏制水泥產能過剩 四年未批新批水泥產能
- [ 05-27]中國不會再推新版“四萬億” 深化改革系根本出路
- [ 04-18]工信部醞釀鐵腕整頓鋼鐵行業亂象 化解過剩產能
- [ 03-29]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上升 產能過剩被指或擠壓利潤
- [ 03-25]苗圩:產能適度過剩可容忍 嚴重過剩需警惕
- [ 03-25]苗圩:產能適度過剩政府應容忍甚至樂見其成
- [ 03-15]遏制"圖章下的浪費"——代表委員求解我國產能過剩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