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加劇泡沫累積:部分地方新型城鎮化誤入歧途
www.fjnet.cn?2013-08-27 19:52? 陳亮、熊琳、烏夢達、石志勇、呂福明、齊健、魏宗凱、楊紹功、孔翔鑫?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債務加劇·土地破壞·泡沫累積——一些地方新型城鎮化誤入歧途 “新城”變“鬼城”,地產泡沫向中小城市轉移;城鎮建設淪為“圈地運動”,地方與開發商聯手囤地;地方政府負債率逐年增長,借新債還舊債……當前,在熱火朝天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少數地方正滑向歧途,其背后的風險悄然滋長。 歧途一:舉債造城,地方政府債臺高筑 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不少地方熱衷于拉大城市框架,從省會城市到小縣城都在制定和實施規??捎^的城市新區建設計劃,但資金短缺和融資渠道狹窄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地政府。 記者在西部一個城市新區采訪了解到,由于上級劃撥的財政資金有限,這個新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基本上來源于銀行融資,2012年貸款融資近20億元,大多采取是小額短期高利息的形式,部分貸款年息高達12%,且存在“借新貸還舊貸”的情況,財務壓力較大。 在巨大的籌資和償債壓力下,各地只好將土地收益作為資金來源。而這種“賣地籌資”模式存在著一定的變數和隱患。在青島市城陽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土地出讓金收入受到影響,地方政府可籌措的建設資金明顯減少,對推進城市化進程影響較大。 審計署日前公布的審計結果也顯示,隨著土地出讓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償債壓力也在加大。2012年底,4個省本級、17個省會城市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需償還本息2315億元,為當年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的1.25倍。 加快推進城鎮化需要大量資金,據國家開發銀行日前預計,未來3年我國城鎮化投融資資金需求量將達25萬億元,城鎮化建設資金缺口約為11.7萬億元。而2013年至2015年,財政資金僅能支持當年城鎮化新增投資的五分之一左右。 有關專家認為城鎮化進程應循序漸進,不能搞運動式的新城建設。長安大學城市研究所所長王圣學教授認為,各地城鎮化融資目前資金需求量都很大,而且建設周期和回收周期都較長,都存在融資渠道過于狹窄的問題。隨著各地債務量增加和土地收益的下降,這種融資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因此急需構筑多元化的融資體系為各地城鎮化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歧途二:畸形地產,爛尾工程泡沫叢生 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日趨嚴格,部分房企正加速向中小城市轉移,造成個別城市建設投資巨大,產業空心,市場需求不足,房地產泡沫有擴大蔓延趨勢。 在貴州黔東南自治州,35萬人的縣級市凱里同時開發了十幾個大型房地產項目,城市變身大工地。其中,“未來城”項目僅住宅面積就達到500萬平方米,預計提供5萬多套住宅,居住近20萬人口,相當于凱里人口的一半。而像這樣的樓盤在凱里還有不少。 類似凱里的城市還有很多,但庫存量都很高,消化能力又有限。陜西漢中市正在投資建設許多大型樓盤。而記者發現,一些大盤出現銷售不暢,已售樓盤空置率也非常高。上海易居研究院發布的2012年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排行榜中,排名前50名的城市中,共有46個城市位于內陸地區,幾乎都是中小城市。 一些專家和市場人士認為,需要為房地產泡沫負責的,不只是開發商,更有地方政府。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3]《中國新城鎮化戰略》出版
- [ 08-10]發改委官員:城鎮化應由"錦上添花"轉向"雪中送炭"
- [ 08-09]港刊:中國新城鎮化要有深度 社會結構將更勻稱
- [ 08-09]中國城鎮化陣痛與擔憂:10年90萬自然村銷聲匿跡
- [ 08-08]專家呼吁加強我國中小城鎮氣象災害抵御能力建設
- [ 08-08]城鎮化推進地下水處理工程 污水處理設備前景看好
- [ 08-02]經濟下行壓力仍存 中國經濟打造增長“動力群”
- [ 07-16]分析稱城鎮化應防止大躍進 避免過高地價推高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