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www.fjsen.com?2013-08-29 06:58? 林兆木?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別強調“著力推進轉型升級”。當前,我們能否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有效應對挑戰,將發展的巨大潛力轉變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就在于能否實現經濟轉型升級。 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和內涵 研究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和內涵,應同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標、任務、戰略和重大舉措緊密聯系和統一起來。據此,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應是“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其內涵可以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 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不是說速度不重要。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就是對速度的要求,而且提出要“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這個速度。這就是說,實現“兩個翻一番”的基礎是經濟轉型升級。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一方面是符合經濟潛在增長率、能夠使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滿足比較充分就業要求的速度,另一方面是不會導致明顯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泡沫的速度。實現這樣速度的基本途徑,就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經濟結構升級。經濟發展既是資本、勞動投入增加的結果,更是技術進步、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資源更有效配置的結果。過去10多年我國發展速度很快,但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緩慢,這是當前經濟發展中諸多矛盾的癥結所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本質內涵在于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結構升級,轉型和升級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必須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升級,包括需求結構升級,從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內需為主、投資與消費協調拉動;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全面優化升級。 大幅度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這是經濟轉型升級最重要的標志。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它的本質要求是以最小的投入(費用)取得最大的產出(效益)。馬克思講過,節約是新社會的第一規律。我們現在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不講節約、不講價值規律的現象還十分普遍。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度,不考慮高速度所付出的經濟成本、環境成本、社會成本有多大,就不可能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因此,推動發展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這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最核心的內容。 協調推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加快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涵。過去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但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居主導,過分依賴投資和重化工業拉動增長,因而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惡化的問題相當嚴重,不僅不可持續,而且違背發展經濟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要求。能不能改變這種狀況,是對我國經濟能否成功轉型升級的嚴峻考驗。 發展成果合理分配。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涵,也是根本目的。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既是發展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當前看,逐步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和財富分配不公問題,既是調動大多數人積極性、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擴大消費需求的根本舉措。 發展動力機制轉型升級。黨的十八大把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兩大任務,并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同時,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根據國際環境重大變化和我國發展新階段的客觀要求作出的決策部署。能不能順利實現改革驅動和創新驅動,能不能充分發揮這兩大動力機制的作用,將決定經濟轉型升級能否取得成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2]金磚國家學者:中國經濟經驗是優良“試驗田”
- [ 08-09]解讀7月份中國經濟主要數據:經濟企穩的積極跡象
- [ 07-23]港媒析李克強經濟12個重要理念 有道有術
- [ 07-15]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至10年最低 經濟轉型如何“危中尋機”?
- [ 07-14]堅定發展信心 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 [ 07-12]中央政府經濟政策從未改變
- [ 06-24]中國經濟遇考驗:保持8%增速才能實現收入翻番
- [ 06-23]中國提振經濟不會靠“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