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將逐步取消行政級別 推進政企分開有助市場化 少花錢養人、多花錢辦事,中央編辦重申“事業單位將逐步取消行政級別”。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政府不花錢或少花錢養人,要花錢或多花錢辦事”,這是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在日前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 如果從1995年全國事業單位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會議召開算起,我國事業單位改革已歷經了十八載。人們對“改革”本身充滿期待,大家更為關心將“怎么改”。政策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是否會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王峰說,改革要求進一步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理順政府和事業單位關系,推進事業單位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級別。 這次全會的《決定》也強調要“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取消學校、科研院所、醫院等單位的行政級別?!?“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嚴格按規定職數配備領導干部,減少機構數量和領導職數,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總量?!?/p> 編制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當前編制管理面臨的狀況是機構偏多,人員總量偏多,結構不太合理,有的部門和地方人員比較寬裕,甚至一些部門人浮于事,有些地方和部門卻人手偏緊。 行政體制改革直接關系政府部門權力格局的調整,某種程度上必然觸及到部門利益,各種矛盾利益和復雜問題交織在一起,許多時候繞不開、躲不過。改革,就一定會觸碰實質性的問題。王峰的話折射出國家推行行政體制改革的決心,那就是“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當然同時,“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這是全會《決定》中的重要內容。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知名財經專欄作家葉檀表示,推進這項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政企分開,為了更好的進行市場化,為了中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平穩發展。 葉檀:其實我們的事業單位是以前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它已經成為一個單獨的利益群體,而這個群體日益龐大,如果不改革的話,它會日益加大而且利益會越來越大,它的觸角會涉及到醫院、學校等公立性企業以后的改革。如果現在再不下決心改革的話,以后改革會越來越艱難。 葉檀指出,事業單位的分類比較清楚,主要分成三個方面。 葉檀:第一,事業單位要分成公益性的一塊,公益性這一塊是要加強和保留的,包括公立學校、公立醫院,但是這一方面需要社會市場的體制來進行補充。像慈善機構等,它需要社會上一些NGO組織來加以補充。第二,事業單位還包括生產經營這一塊。生產經營這一塊需要有一個去事業化、去行政色彩的過程,這將是今后改革的重點。第三,事業單位還包括行政性這一塊,需要保留的劃歸政府部門。 這次改革幾乎將涉及到所有事業單位機構和人員。在這場改革中,許多政府部門既是推動者,又是被改革的對象,這對他們有著怎樣的影響?對他們來說,改革,意味著什么?難點在哪? 葉檀:因為主導改革的人也是被改革的對象,就會導致改革非常艱難,所以我們才會說要啃硬骨頭。從這一次的改革來,中央編制辦說得非常清楚:首先,事業單位這一次絕對不會再擴編。第二是從主導來入手,它會有一個先后的次序。這一次應該是動真格的了。 王峰表態說,要“下決心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同時,“膽子要大、步子要穩”,這是不是說明事業單位取消行政級別的時間會很快?葉檀表示,這將是一個長期的全過程,會有一個快和慢相結合的過程。 葉檀:首先,比如說跟生產有關的事業單位,去行政化這一塊會比較快。另外,一些公立的醫院、學校需要繼續保留,而且需要有一些公益事業,繼續擴大,需要培養市場化的服務機構來逐步取代那這一塊,這個過程就比較慢。另一方面,介于中間狀態的事業單位,比如說企業里面辦學校或者是企業里面辦醫院,這些需要有一個逐漸剝離的過程。所以我們看到最快的改革會是事業單位去行政化,事業單位去權利化,去級別化的過程,然后最慢的是觸及利益的,比如說薪酬、養老等這一部分的改革。 《決定》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中央編辦副主任王峰在談到如何把握好這兩個作用時說:“就是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既是個老問題,也是一個新課題?!比~檀表示,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確實是個老問題。 葉檀:我們現在是在政府手心上的市場,而且政府在某些時候成為了董事長和總經理,現在要把這個區隔開來,政府回歸到公共服務的身份,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最最重要的是技術手段上的支撐和法律方面的支撐,如果真的實行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如果真的保障企業產權的話,那么政府的手自然就伸不到市場管理那里去。 |
相關閱讀:
- [ 11-19]“繞道”進人不能清退了事
- [ 11-19]專家解讀醫保改革 合為兩大塊公費醫療逐漸消亡
- [ 11-18]中編辦:嚴禁上級部門干預下級機構編制
- [ 11-17]薛瀾:“轉變政府職能”立場鮮明 措施具體
- [ 11-14]專家:三中全會定調養老金改革“公平可持續”
- [ 11-07]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方向明確 公務員同步改成期待
- [ 11-04]養老金雙軌制改革幾無進展 頂層設計兩條路可走
- [ 11-04]專家:推職業年金應先解決養老雙軌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