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初步核協議難消各方擔憂 美國行動仍受矚目
2013-11-26 07:31? 晉燕 青木 李學江 柳玉鵬 魏輝 甄翔?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六大國與伊朗達成初步核協議令國際歡呼,大幅降低了中東地區緊張局勢,消除了地區發生戰爭的一個火藥桶,成為“今年解決的中東地區第二個重大問題”。但包括伊朗強硬保守派在內卻在質疑,“世界真的安全了嗎?伊美敵對關系結束了嗎?”德國《圖片報》25日以此為題表示,這不僅涉及以色列和沙特的強烈反對,還有核查監督等一連串難題。 伊朗國內輿論出現不同聲音,改革派歡呼協議的達成。比如伊朗改革派報紙《理念報》25日頭版評論稱,“應該授予伊朗外長扎里夫金牌”,文章稱,扎里夫幾乎成了伊朗民眾心中的民族英雄,而此次協議的達成也為飽受制裁的伊朗經濟帶來希望,“經濟和工業的輪子即將轉起來”。伊朗改革派大報《東方報》引述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話稱,“西方針對伊朗制裁的共同體已被打破”。 但伊朗保守派尤其是強硬保守派則發出質疑。強硬保守派大報《宇宙報》25日頭版評論標題就是“日內瓦協議只持續一個小時,美國不可信”。文章一開頭就稱,美國國務卿克里在協議達成不久就表示在這份協議中并沒有承認伊朗的鈾濃縮權利。報道肯定了伊朗核談判團隊為達成協議付出艱苦努力的同時,強調過去的經驗表明美國一向背信棄義,出爾反爾,因此根本不值得信任,伊朗需要保持警惕,而協議的達成也不意味著伊美敵對關系的結束,只要美國仍然進行霸權主義的行徑,伊朗就將堅決抵制。 24日對普通伊朗人來說也是“一個不眠之夜”。在德黑蘭經營一家小雜貨店的穆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內瓦核談期間家里的電視和收音機一直開著,都希望等來好消息,而且心情也像過山車一樣隨著日內瓦核談判起伏不定。出租車司機阿里告訴記者,多年的苦日子似乎迎來希望,伊朗做出一些讓步是值得的,至少伊朗的情況不會再變壞,所有事情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前指揮官、伊朗著名政治評論員穆加達姆認為,雖然協議簽署,但伊朗與西方仍然缺乏互信,而在這份協議中某些條款也顯示出西方似乎并不愿意承擔某些風險以及完全履行其承諾,對此伊朗應保持高度警惕。 法新社25日表示,“政治評論人士打趣說,2009年奧巴馬過早得到諾貝爾和平獎,這回他總算能名副其實了。如果奧巴馬真跟伊朗達成長期核協議,那就是貨真價實的成績而不是玩笑了。” 但中東地區普遍擔心,“美國好像在放棄其中東安全保障的傳統角色”。《今日美國報》援引觀察家的話稱,協議將大大改變中東格局。沙特外交政策理事會主席阿斯卡爾表示,“我擔憂的是,伊朗放棄一些東西(核研發活動),換取列強給予一些中東政治利益。我擔心列強給予伊朗更多空間,或讓伊朗插手更多中東地區事務。今后中東每一個人都別想睡得安穩。”據悉,沙特、卡塔爾和科威特領導人23日晚緊急聚首,商討中東局勢的最新演變。25日,沙特表示謹慎歡迎。【環球時報駐伊朗、德國、加拿大特約特派記者 晉燕 青木 李學江 柳玉鵬 魏輝 甄翔】 |
相關閱讀:
- [ 11-25]外交部:伊核初步協議是解決伊核問題邁出的重要第一步
- [ 11-25]伊核談判或開辟新前景 美伊分歧致隱憂持續
- [ 11-25]法停止攪局伊核談判被指因無奈和部分要求滿足
- [ 11-25]中方強調盡快開展下一階段伊核問題談判
- [ 11-25]外媒:伊朗核協議具開拓性 達成全面協議更艱難
- [ 11-25]揭秘伊朗核問題協議幕后:各方相互妥協超預期
- [ 11-25]伊朗核談達成臨時協議被指標志談判進入攻堅期
- [ 11-25]美國議員懷疑伊核問題協議 將促美追加制裁伊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