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本網記者今日從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獲悉,該辦近期發出通知,對湖南岳陽“5.02”假記者詐騙案等7起重點案件掛牌督辦,嚴厲打擊假冒記者身份詐騙、敲詐勒索等行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通知要求有關省區市“掃黃打非”辦公室加強對案件查辦工作的協調指導,積極協調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新聞出版、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等部門參與配合,各方形成合力,全力開展查辦,依法快捕、快訴、快審、快判。這批案件包括: 湖南岳陽“5.02”假記者詐騙案。5月2日,岳陽市屈原區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群眾舉報,反映一名叫唐某某的男子,自稱《岳陽晚報》記者,以能將戶口遷移至岳陽市屈原管理區為由詐騙現金27800元。經立案偵查,該男子現年50歲,曾于2007年任《岳陽晚報》特約通訊員。從2009年開始自稱《岳陽晚報》記者,以幫人轉戶口、辦理勞保統籌、低保等名義,先后在岳陽市屈原區、汨羅市等地詐騙30多起。受騙者多是從外地遷至屈原區的老年人,涉案金額50余萬元。目前,案件已進入法院審理階段。 山西臨汾“8.08”假記者敲詐勒索案。8月8日,臨汾市襄汾縣警方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有人自稱記者到該縣南辛鄉一企業拍照后以曝光為要挾,實施敲詐。經立案查明,以王某某為首的五人犯罪團伙,多次假冒新聞工作者身份非法采訪,隨后以舉報或在“民生法制網”上發布相威脅,以達到敲詐勒索的目的。目前,公安部門已查實與該團伙相關案件5起,抓獲涉案嫌疑人5名,扣押假“記者工作證”、“采訪證”25張。目前,案件正由檢察院審理起訴。 |
相關閱讀:
- [ 10-22]假記者變身“大V”敲詐百萬 網絡敲詐形成產業鏈
- [ 10-13]兩部門部署開展打擊非法報刊假記者行動
- [ 09-09]羊城晚報:警惕假記者與宣干聯手敲詐的現實土壤
- [ 09-09]假記者詐騙獲刑10年罰金10萬
- [ 08-19]假記者收訪民錢,涉嫌詐騙犯罪
- [ 08-19]假記者向訪民收錢 稱可“曝光”其訴求(圖)
- [ 02-20]新聞出版總署:連云港假記者案系真假記者組團敲詐
- [ 12-28]明知是敲詐但不敢得罪 鄉鎮干部遭遇假記者之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