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傳播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一部分,直接涉及國家安全的文化層面,應當與整個國家的安全戰略相一致,為國家安全戰略的實施貢獻力量。 去年5月17日,美國國務院發布公告聲明,在美國持有J-1簽證的孔子學院中國教師必須于6月30日離境,美方稱不會為他們續簽簽證。這一事件表明,美國對中國傳播中華文化是心存顧慮的。這件并非偶然的事件促使我們思考目前漢語國際傳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 漢語國際傳播影響漸顯 漢語傳播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公元前12世紀,漢語就已經傳到朝鮮半島,并經其傳播到日本。秦朝時,漢字傳入越南,為“儒家文化圈”的形成拉開序幕。到漢代,漢語已經從東亞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西亞和歐洲。特別是馬可·波羅之后,許多西方傳教士及有識之士絡繹不絕來到中國,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西方世界。 到了近代,中國已經遠遠落后于世界的發展,國門洞開,被迫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和文化。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逐漸式微,不得不從文化“輸出模式”轉到“輸入模式”,漢語國際傳播寸步難行。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經歷了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國民經濟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二。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政府適時提出“構建和諧世界”的理念,主動承擔起一個大國應該具有的歷史責任,并提出了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在這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漢語國際傳播已經成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2004年4月,“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計劃”正式啟動,標志著“國家漢語戰略”正式浮出水面。同年11月,海外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掛牌。到目前,我國已在120個國家(地區)建立了440所孔子學院和646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孔子學院遍布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孔子課堂設在47個國家(地區)。 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孔子學院產生了很大影響,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孔子學院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大洲的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地區,其中僅美國就有96所孔子學院,占全球孔子學院數量近1/5,而許多亞非及南美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孔子學院數量屈指可數,布局不均衡。 |
相關閱讀:
- [ 12-07]孔子學院院長共商漢語“走出去”
- [ 12-03]大師逝世九周年 陳省身故居開放
- [ 12-02]這些年,我們“出口”的漢語詞匯
- [ 11-21]外國學生:我們的中國夢在路上 要一步步實現它
- [ 11-14]公共外交也要創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