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同樣化”--訪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2013-12-22 16: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警惕新的“剪刀差”:城鄉要素不平等交換 記者:工業化、城鎮化會給農業和農村帶來哪些風險? 韓長賦: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城市和工業的經濟效益明顯高于農業和農村。在市場自發作用下,農業和農村本已相對缺乏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會迅速向工業和城市流動,特別是向大城市聚集。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與擴張,工業用地急劇增加,每年都有大量土地包括耕地轉入城市和非農產業。農村和農業的發展資金原本就嚴重缺乏,農村的存款仍在大量進城,幾乎所有的縣都存在著大比例的存貸差。大量農村人才特別是年輕勞動力進城打工,在為農民增加就業和收入的同時,也導致了農業高素質勞動力和人才的流失,不少地方已經出現主要靠留守老人和婦女種田的情況。 工業化、城鎮化使農村的生產要素進城,是許多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歷史普遍現象。因此,實踐中一定要統籌城鄉發展,防止因強調城鎮化而忽視農業、農村、農民,防止各級干部注意力轉移而導致資源要素配置偏離。 記者:城鄉要素存在哪些不平等交換? 韓長賦:現在,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逐步消除,基本實現了商品平等交換。但是,城鄉之間、工農之間的要素不平等交換仍然存在,包括土地、資金、勞動力。 首先是土地。城市建設、工業項目、開發區從農村征用了大量土地,盡管征地補償費用在逐年提高,但還是大大低于土地市場價格,土地征用和開發轉讓過程中大量的級差地租被轉移到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很多地方的城市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用的主要是土地出讓收入。這是一個不平等交換。 其次是勞動力。每年有2.6億農民外出打工,其中1.6億進城打工。近年來由于中央高度重視,制定了若干保護農民工權益的政策性文件,農民工的工資水平在逐年提高,社會保險也在逐步增加。但與城市職工相比,與企業利潤收益相比,農民工的工資還是偏低的,社會保障水平也是偏低的。農民進城打工留給城里的“剩余價值”也是巨大的。這又是一個不平等交換。 再次是資金。一方面,農民和農業積累的有限資金轉為存款大量流入城市,流入工業項目,而農業發展缺乏資金支持,農民普遍貸款難。另一方面,因為資金缺乏,農民貸款融資成本又比城市高。農村信用社是農業貸款的主力軍,為了鼓勵農信社增加貸款,不得不給他們一個利率上浮的政策。至于農民借用地下錢莊和“抬會”的錢,所支付的利息就更高了。這實際上又是一個不平等交換。 應該說,要素的不平等交換是農業農村發展相對滯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城鄉利益不均等的突出表現。這些問題都要在實踐中逐步加以解決。 |
相關閱讀:
- [ 12-13]巴西“過度城市化”引后患 德國城鄉均衡發展值得借鑒
- [ 12-11]“黑診所”頻現北京城鄉結合部 警惕身邊“殺手”
- [ 11-24]專家稱中國城鄉兒童微量營養差異大需調整膳食結構
- [ 11-20]國家林業局要求城鄉綠化少移植樹木
- [ 11-19]學者:在大戶籍改革中消除城鄉權益落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