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既要對“現行版”運行風險深入分析,又要依據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破解發展難題與困境,形成長效動力機制。 一、風險:我國經濟“現行版”已難以為繼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典型的“四高四低”特征,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速度”與“低產出、低效率、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發展積累的矛盾較多,運行風險加大。 經濟運行效率較低。首先是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土地利用率不斷下降,我國城鎮人均建設用地從2000年的130平方米上升到2012年的142平方米。城市用地單位產出率上海只相當于紐約的1/29、香港的1/14。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水平不高,不僅化肥、水資源浪費嚴重,還造成土壤污染。 其次是經濟效益較低。我國每個就業者創造的GDP僅為美國的21%、日本的32%。由于多數行業處于國際分工低端,產品附加值整體偏低。多年來我國工業增加值率基本在26%—30%,而發達國家一般為35%左右,美國、德國等超過40%。我國投資效率低下,據測算,我國GDP每增長1美元,大約需要5美元的投資,資金投入成本比日本和韓國經濟起飛時期要高40%之多。我國的投資率已接近50%,有的省份甚至達到80%。這種靠投資支撐的增長已難以為繼。 再次是資源配置效率較低,大量資源無效或錯配導致產能過剩嚴重。在鋼鐵、平板玻璃、造船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新興產業也出現了生產能力的閑置。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產能達到35GW,占全球產能的60%;風電設備產能30GW—35GW,其閑置都在40%以上。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經濟依然在增長,主要靠的是龐大的儲蓄和高投資率在勉強支撐。 |
相關閱讀:
- [ 12-24]官員政績考評弱化GDP指標 專家建議引入多重指標
- [ 12-24]中國版401K補血資本市場 年金入市將開啟中國牛市?
- [ 12-24]不動產統一登記:另起爐灶?完善住建部數據?
- [ 12-10]專家:治污別光盯著鄰居,做好各自的事更重要
- [ 12-10]治霾:比“減法”更難做的是“加法”
- [ 12-10]城市礦產開發邁向產業化 專家吁盡快設游戲規則
- [ 12-05]謹防“捧殺”中國經濟
- [ 11-12]中國審計迎來跨國合作時代 涉氣候變化和反恐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