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伊核問題各方利益訴求不同 難以取得突破
2014-01-10 10:34? 楊迅 張杰?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1月9日至10日在日內瓦舉行新一輪會談,此番對話的重點在于落實雙方于去年11月達成的階段性協議,根據相關內容,伊朗將在未來6個月內暫停部分鈾濃縮活動,以換取減輕部分制裁。 9日的會談將在伊朗副外長阿巴斯·阿拉克齊和歐盟外交事務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的副手海爾格·施密德之間展開。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會談重點是解決那些“懸而未決的政治問題”,美國國務院也在8日證實,美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溫迪·舍曼也將參加此次會談。 伊朗外長扎里夫8日表示,各方將懷著“強烈的政治意愿”認真參與談判,他對此持樂觀態度,希望能夠取得成果。但分析人士指出,此番談判是對雙方政治互信與協商策略的考驗,由于利益訴求的差異,取得突破絕非易事。 此次談判的關鍵之一,在于伊朗與六國在落實階段性協議方面能否邁出實質性步伐。雖然伊朗方面此前表示,去年12月舉行的伊核問題專家級會談進展良好,日內瓦階段性協議將從今年1月下旬開始落實,但在如何落實的問題上還存在諸多難點,政治和技術層面仍有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分析指出,階段性協議簽署至今已1月有余,期間曾舉行有關落實的專家級會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六國想趁熱打鐵,借著階段性協議的東風,啃下伊核問題這塊“硬骨頭”。不過,雙方因分歧較大,未能就落實協議達成一致。如果伊朗與六國遲遲不能在貫徹協議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夯實此前的談判成果,階段性協議的效力難免大打折扣。 伊朗和美國之間的敵意根深蒂固,也難免掣肘談判。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9日表示,伊核會談使得美國對伊朗的敵意暴露無遺。有媒體評論認為,哈梅內伊的話道出了伊美關系長期不睦帶來的消極后果。 長期以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使其石油收入銳減,金融等領域受到較大沖擊,伊朗國內物資缺乏,民眾對此頗有怨言。去年12月,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份針對伊朗的制裁名單,牽涉的公司或個人被控幫助伊朗發展核項目,伊朗對此反應強烈,以美國做法違反日內瓦階段性協議為由,中斷了當時正在舉行的伊核專家級談判。巴基斯坦政策分析家阿克塔爾認為,美國應采取行動釋放善意,證明對談判的誠意,盡量消除與伊朗之間的猜疑。 此外,伊朗對核權利的堅決捍衛為美國所難容。此前,伊朗總統魯哈尼和其他高官多次表示,伊朗不會在國家利益和核權利方面做出妥協,并呼吁伊核談判代表堅定捍衛國家利益,不在“紅線”問題上讓步。媒體評論指出,伊朗和六國雖達成了階段性協議,但雙方對協議文本的理解不盡相同,因此在不少問題上還存在分歧。協議達成后,雙方也在試探彼此的態度,如果伊朗始終不肯在核權利方面做出實質性讓步,美國可能會采取強化制裁等措施。 巴基斯坦資深媒體人士蘇爾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伊核問題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挑戰與機遇并存,能否轉危機為機遇,推動談判進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雙方的誠意以及愿意為此做出的讓步。(記者 楊迅 張杰) |
相關閱讀:
- [ 01-09]2014國際安全形勢看點:中日仍存擦槍走火風險
- [ 01-06]俄內外兼修重振雄風 強軍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
- [ 01-06]專家解析國際戰略五大新動向 大國博弈更新換代
- [ 01-02]2014年中東:憂患與希望
- [ 01-02]2014年大國關系前瞻:博弈 調整 合作
- [ 01-02]伊核階段性協議20日開始落實 仍需獲各國同意
- [ 01-01]2014,世界將會怎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