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海口2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麥)2月9日,海南省五屆人大第二次會議上提交審議的《關于海南省201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將“適度控制自駕游入島車輛”,一時間引發熱議。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反對者表示,自駕車入瓊,是海南旅游的錢袋子和新方向,不應限制,應該向管理要效益。 現象:海口秀英港大面積車輛滯留頻現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海口秀英港迎來外地車輛出島高峰,出現大面積車輛滯留,在海口濱海大道排成長龍。據悉,瓊州海峽水上交通運輸高峰期出現在2月3-7日,每天過瓊州海峽旅客達7萬人次以上、車輛在1.3萬輛次以上,峰值出現在2月5日8時至6日8時,過海旅客達11萬多人次、車輛達2萬多輛次,均創歷史同期最高。8日當天,秀英港就有1500多輛車滯留。 不僅是今年春節,幾乎每逢長假,過海的旅客對瓊州海峽這條黃金水道都是怨聲載道。南海網曾多次進行調查報道,瓊州海峽的“大輪班”制度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致使碼頭泊位利用率低,船舶配載班次減少,港口疏運受到阻礙。粵瓊之爭一直無法平息,為了各自港口船舶的利益,相互指責對方配班不公平,兩省的港航企業矛盾也不斷加劇。 反對觀點:不應控制應向管理要效益 網絡資深評論員矢弓認為,控制自駕游入島車輛是“懶政行為”。他說,“什么都可壟斷,唯旅游不可壟斷,自駕游是大趨勢,你設門檻,人家就不來。不向管理要效益,動輒設門檻,這是典型懶政”。他擺出數據,臺灣目前機動車有3600萬輛,海南不到200萬輛,即使每天進島5千輛車只進不出,7天也不過增4萬輛車。他表示,治理瓊州海峽堵車,應向管理要效益。 又有評論稱,應將入瓊自駕車由壓力轉化為效益。理解目前因條件所限限制自駕車入瓊,但這只是權宜之計,不是長久策。自駕車入瓊,是海南旅游的錢袋子和新方向,應該因勢利導,而不是限制。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將入瓊自駕車由負擔轉化成經濟增長點,將壓力轉化為效益,須統籌安排和通盤考慮。 政協委員李小北也認為,限制車輛進入海南的措施,不符合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形象,還是應從管理上找原因。來自婦女聯合會的政協委員陳愛玲有相同觀點,她說,“車來越多、人來越多,表明大家都喜歡我們海南,這是好的。堵車是管理交通的問題,不讓車來會影響海南的經濟發展”。 支持觀點:限制自駕車入島應有具體措施 政協委員尹煉認為,島外車輛允許進入,但也應該設置入島門檻。應該建立生態保護消費機制,可以向入島車輛征收生態保護費用,如島外車輛在島內加油應多付適當的費用。如果完全放任島外車輛進入是不行的,目前島內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還沒有跟上,政府和相關部門要主動作為,管理能力、管理素質和行政效率要需要提高。 政協委員方里支持控制入島車輛,他認為除貨運車外,可以給入島的車輛設定入島期限,時間最多一周。并認為發展島內車輛租賃業,才是解決自駕游和道路擁堵的關鍵。 |
相關閱讀:
- [ 02-10]坐擁“菜園子”為何吃菜難——透視海南高菜價背后的“怪圈”
- [ 02-10]海南澄邁"一房多賣"上百人被騙涉案3.4億 3官員被查
- [ 02-09]海南加快三沙建設 推動設立深海石油開發公司
- [ 02-09]海南一干部助他人騙補償款分2萬被判刑
- [ 02-09]海南定安出臺新規 公務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不超15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