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人物】人在“證”途 【一桌子各種證件、證明】 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我們每一位中國公民自打娘胎開始就在辦證,跟著媽媽辦準生證,一直到死亡,進入墓地,我們不是在辦證,就是在辦證的路上,可謂人在“證”途。 解說:一個人一生到底要辦多少證?廣州人曹志偉給出了自己調查后的結論:103個,包括公民出生后要辦的出生證、接種疫苗證、戶口本;上學要辦學生證、學位證、畢業(yè)證、各種等級證書;就業(yè)有報到證、健康證、社保卡、醫(yī)保卡、執(zhí)業(yè)資格證、職稱證等等;到了退休之后還要辦退休證、老人證;領養(yǎng)老金還得要先開一張生存證明;去世之后,子女還要去辦死亡證明、火化證、墓穴證、骨灰存放證。 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103個是比較常見的證件,比較常用的。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一億人口以上辦的證,我們才擺進去。\在辦理這些103個常見的證件當中,我們需要重復的提交一些證件復印件,例如我們的戶口本要37次,照片50次,身份證更夸張73次。 解說:曹志偉在廣州生活了40年,在這座城市開了公司,買了車子,也有了房子,現(xiàn)在的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廣州市政協(xié)常務委員。去年廣州市兩會時,曹志偉曾以自己開辦企業(yè)的親身經歷和調查,帶去了一張行政審批的“萬里長征圖”,描述企業(yè)法人辦證之難,引起不小的關注。很快有市民找到他,希望他能繼續(xù)反映下老百姓辦證難的問題,這也引起了曹志偉的共鳴。 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以我自己為例,當時公司注冊年審的時候,需要企業(yè)法人的計生證明,未婚得出一個未婚證明,拿戶口本不行,想了一個法子辦了一個什么?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里面有一頁寫著未婚,我們俗稱未婚證,為了證明自己未婚,我在廣州住了40年,我戶口也寫明我未婚,哪怕我是政協(xié)常委,還得變成流動人口,通過辦這個證證明自己未婚 【調查小組在進行討論】 調查小組成員:我們畢業(yè)后如果買房,還要開無房證明 曹志偉:這個是國家為了房地產調控,最近一兩年國土局才加了這個證明……) 調查小組成員:留學生回國要開回國人員證明 調查小組成員:流動人口主要有個年審的問題 曹志偉:你作為公民,在中國大地上,為什么要辦居住證呢 解說:曹志偉仔細詢問了自己的朋友、親戚和公司員工,收集到了從30年前到現(xiàn)在的大量證件照片,他還出資成了了一個調研小組,主力是19位在校大學生,他們負責采集樣本、整理數(shù)據(jù),通過政府網站確認每個證件需要用到的資料、辦理時間、收費情況等等,還會去業(yè)務大廳實地走訪。對他們來說,這項調查既是實習項目,也是一次社會實踐。 【大學生拍攝的暗訪】 你辦這個證要一級一級來,先到居委會街道辦,街道辦那邊看怎么辦,出個證明再到這邊來(那需要開個什么證明)去那邊一問就知道了 調查小組成員:今天去問結婚證,結果問多了兩句她就拿一沓紙丟給我,說讓我自己,但是我的又不符合她紙上的情況,有自己獨立的情況想問清楚,他就不耐煩,叫你看,你不會不識字吧 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我問計生局,你為什么要老百姓拿那么多證,經過那么多程序,他們說我們也想快啊,因為我們手頭上沒有公安部門的信息,沒有民政部門的信息,婚育信息,你結婚沒有,我們不知道啊,所以這些信息不對稱,對不起,只有讓我們的公民讓我們的孕婦抱著這一包證件,上門給他證明,我是符合生育條件的 解說:走訪中,調查小組經常會遇到一些“奇葩”的事情:比如一對七旬老人在辦貸款時需要婚姻證明,但結婚證已經丟失多年,他們拿著戶口本去民政局開證明,卻被告知要回新疆辦理。無奈之下,老人提出可以查詢單位檔案,或是由民政局網上發(fā)函到新疆查詢,但都被拒絕。最后工作人員“好心”提了個建議,讓老人重新登記結婚,結婚時間從現(xiàn)在開始算起,之前的四十多年都算作同居。 楊桂根:我們結婚都快50年了,怎么能從現(xiàn)在開始呢,那我的小孩不是都私生子了嗎 蔡嶺枚:我孫子都上小學了,他說你以前是同居的,我們覺得心里面非常憋氣。 解說:最終,老人還是費了不少周折,在新疆開具了結婚證明。這種辦證引發(fā)的麻煩和吐槽,調查小組每天都會遇到。經過4個多月的調研,表格越來越長,分類越來越細,最終形成了6大類、103個證件。辦這些證件需要通過近60個單位部門,蓋100多個章,交28項辦證費,就連證件照的版本也五花八門,給大家添了不少麻煩。 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實際上這些證件的技術含量非常低,我們這些部門因為它的行政壁壘存在,它的每個部門信息中心其實是一個信息的孤島,互相不溝通,靠我們的公民奔走于各個堡壘之間,通過這些證件去傳遞一個單項的信息,告訴我們這個部門,我結婚了,我大學畢業(yè)了,僅此而已。\加上辦證意味著還可以有經濟收入,甚至辦證還有一些其它的咨詢工作可以做,培訓班可以收費,這些一切一切的利益和互相官僚主義的作風都令老百姓感覺據(jù)政府部門辦證,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解說:2月19日,曹志偉帶著近4米的“人在證途”長卷,走進了廣州市兩會的政協(xié)座談會,呼吁打破行政管理壁壘,將“要群眾辦證”轉化為“為群眾辦證”,建立公民信息大數(shù)據(jù)網,實現(xiàn)“一證行天下”。 【現(xiàn)場】“比如我們的身份證,身份證的信息就應該可以涵蓋我們的退休證、老人證,甚至和五險一金的卡證合并,到時候刷身份證就可以查五險一金的使用情況”。(大意) 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其實要改變它不難,在現(xiàn)有的科技手段上一點都不難,我們只需要建立一個全國公民信息大數(shù)據(jù)庫,將我們公民的身份信息、工作信息,我們的證件上其他的職稱信息,以及我們的婚姻家庭的信息,甚至我們的經濟來往活動的信息,都裝在里面去。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做一個很大的公民的信用系統(tǒng),還反而幫助了我們政府部門的管理。 解說:曹志偉的長卷成了會場焦點,他也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因為辦證問題涉及幾十個部門和多年的陳舊體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本周,廣州政協(xié)表示,將帶著這張“人在證途”提案參加全國兩會,希望能進一步推動辦證改革。 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我希望通過這張“人在證途”,去反映我們每一位公民,就是自然人辦證的過程的艱辛,希望通過這個證、這個圖的展示,告訴我們的政府部門,老百姓辦證多折騰,\我們政府對公民的管制上的觀點要改變 \這是非常落后的一種意識,用證件去管理我們的公民,管理我們公民的行動,證明一件事情,現(xiàn)在已經不需要這樣做了,\我們每一位中國公民可以卸下身上一百多個證,我們13億多人口,我們能放下多少證,我們輕松地去活著,這不是更好嗎? 白巖松:大多數(shù)人活不到100歲,可一生要辦103個證,除去年少時不會辦和年老時辦不動。這就意味著,人生平均每年都要辦一兩個證,這可真是人在征途。但曹志偉們的求證之路不白做,或許,辦證簡化這件事,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
相關閱讀:
- [ 02-22]中國人一生需辦證103個 調研者:反映社會治理落后
- [ 02-22]官員談“計生辦證難”:難嗎?我親戚辦證很順利
- [ 02-22]廣州市政協(xié)常委展出3.8米長卷 反映民眾辦證難
- [ 02-22]央視調查:中國人一生要辦103個證 頻遇辦證難
- [ 02-21]龍巖市國土資源局主動服務 上門辦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