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已建5408個綜合減災示范區 居民防災意識增強
2014-02-28 11:48? 劉欣、吳凱翔、王晉源?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陳瑜輝 |
分享到:
|
在北京什剎海地區,居民構成復雜,存在著嚴重的火災、擁擠踩踏、城市內澇等潛在危險。該社區2013年開始設立了216人的緊急救援隊伍,人員由轄區居委會成員、學校老師、景區管理成員等志愿者構成。這支隊伍的任務就是協助專業人員進行救援,并且在平時負責協助培訓普通居民。 現在,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幫助民眾在災害面前承擔起重要角色。 亞洲社區綜合減災合作項目綜合減災社區經驗交流會26日在云南省芒市舉行。在為期三天的交流會上,來自北京、云南、江西、浙江以及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的66位基層社區代表分享防災減災經驗,為民眾參與防災減災提供意見指導。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民政科科長王琮說,緊急救援隊伍接受從知識到模擬救援技能的“準專業培訓”。其中,每年30人可以拿到初級緊急救援人員證書。 作為亞洲社區綜合減災合作項目交流示范區,擁有村民1000余戶的云南省芒市中東村動員群眾參與,繪制了社區風險地圖。村委會向村民發放了200余份風險地點查找表,經村民標注,邀請相關技術人員和專家核實風險點,實地確認風險級別。繪制完成后,地圖返回到社區,向群眾征求意見。 中東村的風險地圖歷時三個月繪制完成,并制作成日歷發放到戶。下一步將對風險點進行監控和防范。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該項目負責人楊方表示,“老百姓普遍對災害風險預估不足,災害來臨時,他們更習慣依靠來自于國家力量的救助?!?/p> “國家力量固然重要,但同時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交流機會,喚醒更多民眾對災害的預防意識,并幫助他們提升在災害發生時自我營救的能力?!睏罘秸f。 中國民政部救災司減災處調研員左貴州介紹,每年中國政府下撥救災資金100余億元,目前全國已建立了5408個綜合減災示范區,從社區層面加強對災害的防控。 亞洲社區綜合減災合作項目由英國國際發展部、中國政府、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合作,2013年1月14日正式啟動。項目旨在加強社區減災的區域性合作,從而提升亞洲發展中國家應對災害的能力。(記者劉欣、吳凱翔、王晉源) |
相關閱讀:
- [ 12-05]民政部:要運用金融和保險手段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 [ 12-02]全國地下管線家底不清 成城市安全管理灰色地帶
- [ 12-02]重地上輕地下 城市地下管線成安全管理灰色地帶
- [ 12-02]專家:城市管網建設“重地上輕地下”已成頑疾
- [ 11-12]2013年11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主持例行記者會
- [ 11-06]浙江力爭因“菲特”受災群眾春節前搬入新居時間
- [ 08-05]國家防災減災中心工作組評估岷縣房屋損毀情況
- [ 07-27]汪洋視察吉林防汛抗洪 強調扎實做好防災減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