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委員:改革釋放的內需可支撐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約7%增長
2014-03-03 18:19? 韓淼、郭信峰?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兩會專遞)遲福林委員:改革釋放的內需可支撐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約7%增長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韓淼、郭信峰)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與增長將如何同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兩會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內需大市場是中國最突出的優勢,通過改革釋放的內需可以支撐中國經濟未來十年7%左右的可持續增長。 2013年,中國實現了7.7%的經濟增長。外界普遍認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國進入7%至8%的中速增長區間已成定勢,但也有人表達了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 “在內外部不利因素夾擊下,2013年中國做得不錯,如果2014年形勢繼續穩定,那么就會為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遲福林認為,中國內需潛力大,但未必成為現實,根本之路還是要通過改革創造好的市場環境與市場預期,并以市場活力撬動內需大市場,培育中等收入群體成為消費主體。 遲福林說,可持續增長既是改革的目標,也是改革的重要條件。當前中國面臨的矛盾風險因素在增加,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等方面存在潛在風險,都需要靠改革化解,同時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否則市場失去信心,引發資金外流,也對發展不利。 “2014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突破口在于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遲福林預期,在今年兩會上,政府在繼續向市場和社會放權方面,尤其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場監管、建設法治政府等方面,可能都會有進一步的改革措施出臺。 遲福林指出,利益固化是改革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當前改革面臨全面調整利益關系,其深刻性和復雜性是過去改革所無法比擬。如果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很難推動。 遲福林說,全面深化改革將是本次兩會的最重要主題,如果能夠借此契機凝聚全國上上下下的改革共識,在社會期盼的重大改革問題上,有望形成更加具體的行動方案。 |
相關閱讀:
- [ 03-03]商務部部長:今年要在創造貿易便利化方面下更多工夫
- [ 03-03]代表委員建議以長效機制破解“大城市病”
- [ 03-03]誰來給限令下限令——權力邊界問題引發代表委員關注
- [ 03-03]戴秀英委員:加快推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破解失能老人養老困局
- [ 03-03]解碼人代會:全國人代會發言人制度的由來
- [ 03-03]解碼人代會:“會中會”知多少
- [ 03-03]盛光祖:中國鐵路總公司機構設置已經到位人員安置已經完成
- [ 03-03]蔣秋桃代表建議建立第三方監督等制度遏制過度醫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