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平的陽光普照大地 代表委員熱議公平中國建設
2014-03-11 21: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孫鐵翔、余曉潔、劉奕湛)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讓公平正義得以彰顯,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社會渴望公平,時代呼喚正義。這也是許多兩會代表委員的心聲,他們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這為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指明了方向,應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勇氣,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消除體制機制的積弊,用改革鑰匙開啟社會公平正義之門。 權利公平——讓人民共享基本權利的“最大公約數” 說起權利公平,全國人大代表、福建佳美集團公司工人謝利英的經歷最有說服力。1993年,年僅23歲的謝利英隨丈夫從江西農村來福建省德化縣打工。 “那時候真是兩眼一抹黑啊!”謝利英說,幸虧德化縣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外來務工人員的制度措施,她一家人得以安定了下來。2013年,憑借著自己的勤奮,外出打工已經20個年頭的謝利英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在千千萬萬渴望權利公平的人們看來,謝利英的經歷是幸運的,但更是值得期待的。 “權利公平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公平正義期盼的基本訴求。”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認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不能因出身、戶籍、種族、性別等因素而受到區別對待。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使更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納入城鎮教育、實現異地升學,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 “改革首先要為農民工提供醫療、教育等基礎公共服務,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切實解決吃飯、上學、醫療三大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安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期待改革能帶來更多的“權利公平”。 丁世忠建議,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工公共衛生、子女義務教育、就業扶持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補助力度,并且應更多地以常住人口而不是戶籍人口作為財政分成和轉移支付依據。 |
相關閱讀:
- [ 03-11]代表委員建言堵住官員外逃漏洞
- [ 03-11]文化市場要降“虛火”—代表委員談規范文化市場和創作
- [ 03-11]看漲還是看跌?——兩會代表委員看中國樓市未來走勢
- [ 03-11]銀監系統代表委員:今年重點監控房地產信貸風險
- [ 03-10]浙江代表委員獻策行政審批改革
- [ 03-10]“二年級”代表委員眼中的法治事
- [ 03-10]李克強表示代表委員的建議要件件有落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