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加快立法和加強文化交流適應新的僑情
2014-03-12 18:24?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藍曉梅 李艷 |
分享到:
|
原標題:人大代表呼吁加快立法和加強文化交流適應新的僑情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席晶):中國的僑民有著愛國愛家的優良傳統,在近現代史中,他們為了民主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的僑情也發生了變化,不少人呼吁要更好地保護華僑的權益。而這種聲音在本次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也能夠聽到。 記者在采訪來自廣東僑鄉臺山的人大代表、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雷于藍時,他表示,中國應當加快相關立法,保護華僑的權益,以適應新的僑情的變化。 目前全世界華僑華人的數量超過了五千萬,他們已經成為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為中國夢的實現,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以廣東為例,雷于藍說,廣東的發展離不開廣大華僑做出的巨大貢獻。“到2013年底,僑胞在粵興辦企業有五萬八千家,累計投資近2000億美元,占全省實際吸收外資近七成。僑胞向廣東捐建道路、橋梁、學校、醫院、圖書館等一大批社會公益事業。這些項目超過了三萬四千多種,資金累計近五百個億。” 不過,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出國定居的華僑數量上升,而回國投資的華僑也越來越多。雷于藍說,僑情的變化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現在我們的僑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很多人出去都是想辦法入籍,如美國籍、加拿大籍。現在很大的變化是他們不一定要入籍。因為我們的國家發展越來越好,展示才能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學成之后,他可以回來創業,可以回來發展。但是他也想利用在學習和工作的地方的一些條件。” 雷于藍說,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國外居住居留,但是并不選擇入籍,但保護這些華僑權益的綜合性立法在國家和地方層面上還是空白,相關的一些規定也比較分散、缺乏系統性,社會認知度也不高。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法和歸僑僑眷保護法中涉及到華僑權益的內容也比較抽象,無法適應僑情的新變化。雷于藍建議加快華僑權益保護法的制定,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從而增強海外華僑的凝聚力。 此外,雷于藍還關注到新生代僑民的文化交流問題。據悉,目前新生代僑胞有兩千多萬,他們大多在國外長大,由于成長環境的不同,他們普遍對家鄉缺乏直觀、深入和現實的了解。所以,他們對中華文化歸屬感沒有老一輩華僑那么強烈。對此,雷于藍說:“所以面對新的僑情,我還建議增加更多的文化交流,進一步開展華僑文化歷史的研究,挖掘整理華僑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對具有華僑歷史文化特色建筑的修建和保護,還要大力開發僑文化旅游資源,要大力支持地方打造華僑經濟文化的合作平臺,包括創業園等等。希望國家給予僑鄉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同時應當大力支持民間的學術論壇,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利用尋根活動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同時持續加大對海外華文教育的支持和幫扶。”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表示,要團結海內外華僑華人的歸僑僑眷,發揮僑胞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推進中外人文交流的獨特作用,使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凝聚力不斷增強。 對于如何保障華僑的權益問題,雷于藍表示,廣東省將會由省僑辦、法制辦和省人大有關部門加快立法步伐,爭取早日出臺廣東華僑權益保護條例,為國家層面的立法做好試點先行。 |
相關閱讀:
- [ 03-12]坂中鄉:計生參與人大代表進村居工作日活動
- [ 03-12]50年至少100種地方戲消亡 人大代表吁建保護系統
- [ 03-12]福建人大代表建議建立茶葉保險財政補償保費機制
- [ 03-12]人大代表宋文新建議對錯案責任實行終身追究制
- [ 03-12]人大代表沈琪芳:“職教新政”時代來臨
- [ 03-12]人大代表回應教育熱點:改變學什么不考什么現狀
- [ 03-12]人大代表宋文新建議對錯案責任實行終身追究制
- [ 03-12]人大代表沈琪芳:“職教新政”時代來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