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副部長:農民工正由無限供給變為有限供給
2014-03-19 13: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19日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今日表示,目前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總量在增長,增幅放緩。農民工正在由無限供給走向有限供給,農民工就業招工兩難的情況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憲平、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財政部副部長劉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介紹《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基本情況,并答記者問。 楊志明介紹,中國是個勞動力資源大國,也是農業勞動力轉移大國,還可以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民工大國。農民工就業,在新型城鎮化規劃的指導下,主要是引導農民工有序外出就業,鼓勵就地就近就業,扶持返鄉創業。 目前,農民工進城務工經商,總量在增長,增幅放緩,分布有變化,也就是說,農民工正在由無限供給走向有限供給。從今后,農民工就業形勢要看新的變化,既有農民工就業難的問題,也有容納農民工大的城市和企業,都程度不同地出現了招工難問題。普工的短缺反映的是農民工供給的有限性,技工的短缺反映的是農民工中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性。農民工就業招工兩難的情況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楊志明強調,實施新型城鎮化規劃,一是要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力度,解決技工短板的問題。 二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農民工就業需求持續增長的問題。 三是要扶持有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中國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是海歸,那么在城市中學到技能、積累了資金、也懂點營銷、還有點辦廠魄力,當然和農村還有感情的“五有”農民工返鄉創業,他們被稱為“城歸”。 四是還要發揮全國就業信息網的作用,解決農民工跨地區就業信息互聯互通的問題。總體上,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勞動力轉移具有就業帶動、保留地權、漸進落戶的特點,為推動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將繼續做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 楊志明最后表示,城鎮化的過程是伴隨著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向城鎮集聚、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的過程。用兩個數字來說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經濟增速接近兩位數,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1978年的城鎮化率是多少呢?17.9%,城鎮人口是多少呢?1.7億。現在已經到7.3億人,可以看出,集聚經濟的同時,創造了就業,也集聚了人口。 |
相關閱讀:
- [ 03-17]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 [ 03-17]專家:北京可能實行積分落戶制 但指標不會很多
- [ 03-16]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 [ 03-16]山東濟南有望建立“積分入戶”等落戶通道
- [ 03-12]阮永川代表:學校不能讓農民工子女低人一等
- [ 03-12]陳錫文:大城市不能用行政手段和中小城市搶資源
- [ 03-11]農民工市民化報告:公共服務等三大指標兩降一升
- [ 03-11]學者:中國將在2050年完成城鎮化 存在制度等障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