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歐創多個首次 首訪歐盟總部意義尤為重要
2014-03-23 07:16?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劉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專家解讀 習近平訪歐創多個首次 首訪歐盟總部意義尤為重要 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荷蘭、8年來首次訪問德國、27年來首次訪問比利時、連續三屆參加核安全峰會、首次在世界上提出“核安全觀”、首次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首次訪問歐盟總部。眾多的首次都將從昨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荷蘭首都開始。 專家表示,中歐關系如何“對焦”,作何規劃,這些問題都將在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中得到答案,此訪必將影響全球,各界期待。 全國兩會結束不久,習近平即連續到訪荷、法、德、比歐洲四國,并訪問歐盟總部,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外交將“對焦”歐洲,中歐合作將迎“春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這再次集中體現了新領導層全方位的外交思路。“通盤考慮到去年對俄、美及中國周邊地區的經營,今年應該是中國加大對歐關系投入的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此訪歐洲多國不僅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次訪問歐洲,也是中國國家元首自中荷建交以來首次訪問荷蘭、8年來首次訪問德國、27年來首次訪問比利時,還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歐盟總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崔洪建說,其中,對于歐盟總部的訪問,意義尤為重要,表明中國一貫支持歐洲一體化的立場,料將進一步強化歐盟的國際地位,使歐盟在成員國尤其是聯大成員國面前說話更有底氣。 “在部分國家之間爭奪、博弈不斷的背景下,以合作為主流的中歐關系,將為全球提供一個很好的‘樣板’。”崔洪建說。 首提中國“核安全觀”引期待 根據行程安排,習近平將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自2010年啟動以來,該峰會已成為國際安全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國家元首連續三屆出席,這可以看出中國對核安全峰會的重視程度。”崔洪建分析稱,因為中國是一個核國家,所以在這個重要的多邊場合,中國必須當仁不讓,肩負起相關責任。 與會期間,習近平將提出中國的“核安全觀”。這將是中國首次公開提出“核安全觀”,也是世界各國中第一個提出“核安全觀”。在全球面臨核擴散危險、個別國家質疑中國核安全政策透明度的背景下,這引發外界的極大關注。 “雖然都是核國家,但與美俄相比,中國是弱國,所以透明度方面遭到了一些質疑。”崔洪建指出,這個非常重要的多邊場合,有利于中國進一步解釋自己的核政策,并闡述對目前全球核安全態勢的認識。 “根據歷次出訪表現出來的外交風格,這次可能會有更多的透明性。屆時,習近平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明白、具體的論述,比較明確地表達中國的觀點。”崔洪建說。 首訪教科文組織總部顯自信 3月27日,習近平還將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屆時,習近平將會見該組織總干事并發表重要演講,倡導尊重和保護文明多樣性,不同文明交流互鑒。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該組織總部。 崔洪建表示,習近平以國家元首身份訪問該組織并發表演講,這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價值、推動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同時,也彰顯了中國外交的自信。 “新一屆領導層履新以來,更加注重文化等軟實力外交,這與之前提出的‘尊重文明多樣性、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密切相關。”崔洪建說。這是一個信號,也是一種姿態,其目的是向世界表明:中國要做一個全面的大國,一個能為人類文明做貢獻的載體,而不僅僅是一個大市場或大貿易體。 “強調文明的多樣性,強調文明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共存共榮,或許更能吸引受眾,也更能打動人。”在崔洪建看來,從文明的高度,看待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系,這是中國外交非常自信的表現。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中新社 |
相關閱讀:
- [ 03-22]習近平抵達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 [ 03-22]荷蘭首相期待習近平訪問:中荷兩國合作潛力巨大
- [ 03-22]習近平踏上訪歐之旅 中國外交進入“歐洲時刻”
- [ 03-22]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
- [ 03-22]習近平今啟兩會后首訪 中國外交“對焦”歐洲
- [ 03-22]荷蘭首相贊習近平:中國選擇了一位優秀領導人
- [ 03-21]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夫人米歇爾
- [ 03-21]福州社會各界對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蘭考反響強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