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 制定行業規范約束P2P網貸 在該案中,由于1100余名投資人約3億余元人民幣本金尚未歸還,公安機關首先應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資產處置方案,在堅持依法依規、公開透明、多方參與、分期實施的原則下,盡快將資金返還投資人。對處于無監管、無門檻、無標準“三無”狀態的P2P網貸平臺,公安機關應盡快聯合其他行政管理及金融監管部門,嚴格進行監管,同時盡快形成相關行業規范,明確相關管理職責、種類、方式等界限,完善資金管理、準入等制度,將這一行業納入法制軌道。 鏈接 2013年7月,重慶地區對P2P行業進行了一系列整頓,有關部門對5家涉嫌非法集資的P2P公司作出相關處罰,其中一家公司已被注銷,其余4家被要求逐筆清退現有的債權債務,共計4.86億元。此次整改主要是針對此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已經“變形”的P2P平臺業務,脫離以資金供需撮合為主的經營模式,而涉嫌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發行單用途預付卡等。調查發現,3家重慶本地公司賬戶存在接受個人匯款情況,能確定的匯款人有1374人,年賬戶資金交易量超過4億元。P2P網絡貸款平臺由單純的“資金供需撮合”逐步演變為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機構。記者王春 |
相關閱讀:
- [ 04-12]兩90后盜取網貸賬戶信息 秒偷238次獲利16萬
- [ 01-15]黑客攻擊網貸公司還將持續一周:攻擊1小時50元
- [ 11-04]20家網貸平臺陷兌付危機 投資人本金存風險
- [ 12-09]互聯網金融加裝"安全閥" 防范跑路杜絕網貸欺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