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法集資形勢嚴峻 發案量涉案金額等處于高位
2014-04-22 06:45? 歐陽潔?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制圖:宋嵩 非法集資形勢嚴峻,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繼續處于高位,達歷年來第二峰值 警惕伸向你財富的黑手 本報記者 歐陽潔 走在街上就有人給你發傳單,要你到旁邊的一家財富管理中心去理財;不經意點開一家網站,就會看到高回報的投資理財方案;會經常聽到有不錯的機會參股一家小貸公司……這些誘人的投資理財機會都有可能讓普通投資者陷入非法集資的泥潭。 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今天發布《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指出當前非法集資形勢依然嚴峻,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繼續處于高位,達歷年來第二峰值。非法集資案件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87%的市(地、州、盟)和港、澳、臺地區。據統計,2013年處置案件大概有3700多起,挽回損失64億。新發案件更多地集中在中東部省份,跨省案件增多,影響較大,并不斷向新的行業、領域蔓延。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提醒社會公眾,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 警惕六種非法集資典型手法 據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副局長韓浩介紹,近年來非法集資的手法花樣翻新,公安機關在工作中主要發現有以下六個典型的手法: 一是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者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二是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非法集資,包括發售虛假的理財產品,或是虛構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擔保名義非法吸收資金。 三是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群眾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四是以“養老”的旗號非法集資,其中有兩個突出的形式:一是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二是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方式,引誘老年群眾投入資金。 五是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等所謂的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后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后攜款潛逃。 六是假借人人貸(P2P)名義非法集資。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網絡借貸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韓浩提醒社會公眾,當前非法集資犯罪手法層出不窮,需增強風險意識,謹慎選擇投資渠道。通過群發短信、電話推銷,在路邊、商場等公共場所擺攤、設點散發傳單,這些是極不靠譜的事,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相關閱讀:
- [ 04-21]中國非法集資形勢嚴峻 去年偵破3700余起案件
- [ 04-19]浙江10家P2P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被查
- [ 04-15]專家:“非法集資”罪名取消民間融資空間 應取消
- [ 04-15]專家:以擅自公開發行證券罪取代“非法集資”罪
- [ 04-11]投資公司涉嫌非法集資 五六百名老人被騙上千萬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