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構建共贏、互信、發展的新絲綢之路
2014-05-08 19:05? 趙宇、苗壯、陳濟朋、饒博?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畫傳心意,作者卡米力·穆拉舍夫是哈薩克斯坦著名畫家,一位與中國淵源深厚的長者。 “我出生在中國,對此我非常自豪。我曾在烏魯木齊有幸師從一批中國美術家,打下過硬的基礎。2012年我在故鄉烏魯木齊舉辦了畫展,紀念中哈兩國建交20周年。今年,我準備會會新的中國朋友,畫畫中國江南的美景,”穆拉舍夫對記者娓娓而談。 如同這位老者,絲路上的老友新朋越來越多。在西安絲路風情街上,伊朗老太太美林一家的兩間店鋪生意紅火,一間出售造型精美獨特的伊朗花瓶、酒杯等擺件;另一間出售波斯地毯,以及充滿異域風情的手繪布料。 除了民間往來,絲路各國教育、考古、衛生、藝術和宗教機構的交流持續不斷?!恫世L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展》大型活動已走過了土耳其、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伊朗等多國。而在北京首都博物館的《直掛云帆濟滄?!I辖z綢之路特展》令人流連。展品中那些“青花瓷”的染料就來自古代波斯之地。 青年人才的往來,為絲綢之路的繁盛,打下了堅實的民意基礎。未來10年,中國將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提供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邀請1萬名孔子學院師生赴華研修。目前,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已經突破6萬人,占留學生總數的近兩成;今后3到5年,中國還將向東盟國家提供1.5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文化民心交融正在交通、基建等“硬件聯通”之上升溫,而涉及法規、政務等方面的“軟件聯通”更是緊鑼密鼓,推動政策溝通、政府互信拾級而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在今年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時發表的重要演講,是對新絲路上的文化互通、政治互信的全面深刻闡述。 “習主席的倡議具有歷史意義,貼合現實和當下局勢。這對阿富汗價值重大,意義非凡。我們希望和中國有更直接的聯通”。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的話,是絲路沿線各國人民心聲的寫照。 新絲路呼應時代大潮流——滄海桑田見證著世事變遷。從互利共贏到互信互助,再到共同發展,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與國家關系的中國智慧正日益被汲取…… 世界如何共贏?中國正在破題。 隨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推進,中國在全球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伴隨自身演進和時代潮流,中國倡導推動的新絲路,正以智慧和胸懷為全球經濟發展與文明交融帶來新思維,注入新活力。 “隨著陸海開放和東西開放,中國對外將呈現兩翼齊飛的態勢。在經貿聯系更加緊密后,周邊環境也會更友好,地區安全局勢會更穩定,中國自身發展的總體外部環境也會更有利,”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說。 更讓人們期待的是,新絲路的構建,給亞洲振興帶來巨大機遇。亞洲的發達地區主要在太平洋沿岸,但亞洲的振興離不開內陸發展。同時,在金融危機后,傳統發達市場的需求受到抑制,資本技術等資源供給有所下降,各國都在考慮如何尋找新的外需,啟動新的內需。 |
相關閱讀:
- [ 03-27]新絲綢之路:兩大文明的再度交匯
- [ 03-13]專家解讀:新“絲綢之路”充滿文化內涵
- [ 12-19]“新絲綢之路”鑄就升級版“西部大開發”
- [ 11-28]中國“西進”更具雄心 “新絲綢之路”鋪到中歐
- [ 11-20]新疆首條高鐵鋪軌完工 為新絲綢之路提速升級
- [ 11-13]普京訪韓期間推動新“絲綢之路”計劃 覆蓋朝鮮
- [ 11-04]三中全會前瞻:長江經濟帶和新絲綢之路將成重點
- [ 01-20]鋪設光明、寬闊的新“絲綢之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