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陜甘新職業教育在校生流失率較高
2014-06-26 14:31:1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陶葉)26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說,在西部地區,比如陜西、新疆、甘肅職業教育的流失率稍微高一些,據我們了解第一年的流失率是5%、6%的水平。當然,也有一些農村貧困地區,因為辦學條件的限制,或者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流失率可能會更高一些。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們力爭推動所有職業學校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使每一個學生通過職業教育不僅能夠學到東西,而且能夠有興趣學到東西。 記者: 剛才介紹中等教育學校大概有2000萬在校生,能不能介紹一下這2000萬在校生每年有多少不能完成學業的?剛才介紹你們的職業教育也學習外國的經驗,能不能介紹一下和德國開展合作交流的情況? 葛道凱: 第一個問題說明了世界各國職業教育都面臨同樣的難題,就是我們的學生流失率相對于其他教育要高一些。中國比較大,東部、中部、西部發展不平衡,即便在一個地區,城市和農村發展也不平衡,所以學生的流失率,區域間、學校間存在著一些差異。比如東部,像浙江、江蘇、上海這些地區,據我們了解,鞏固率接近百分之百,幾乎沒有流失。像西部地區,比如陜西、新疆、甘肅流失率稍微高一些,據我們了解第一年的流失率是5%、6%的水平。當然,也有一些農村貧困地區,因為辦學條件的限制,或者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流失率可能會更高一些。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們力爭推動所有職業學校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使每一個學生通過職業教育不僅能夠學到東西,而且能夠有興趣學到東西。舉個例子,我們職業教育的教材改革,一個原則就是圖文并茂、通俗易懂,讓孩子看了以后愿意看、喜歡看,所以他就能夠學到東西,流失率就會減少,我們歡迎各位媒體繼續幫助支持我們的學校,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過程。 第二個問題,關于我們和德國的一些交流,我首先介紹一下,我國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總體情況。職業教育是我們國家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前幾天有數字統計,截至去年我們國家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職業教育領域有600多項,我們和30多個國家十幾個國際組織開展了包括政策對話、人員交流、技術推廣等方方面面的合作。僅以交流考察為例,到去年我們通過國際交流送到國外去學習考察培訓的校長和老師有7000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德國是中國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最活躍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的國家之一,我們和德國的職業教育交流差不多有30多年的歷史,通過和德國職業教育的合作,我自己體會有三方面的收獲。 第一方面就是開闊了眼界,進一步交流了職業教育辦學的理念和思路,通過交流碰撞,我們學習到更多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也傳播了中國對于職業教育的思考和認識。 第二方面是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的制度,中國職業教育的制度設計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上,進行新的規劃。 第三方面是通過中德職業教育交流促進了兩國經濟和人文的互相交流。 關于下一步職業教育的國際交流,《決定》作出了許多部署,我自己體會有三個方面:一是要繼續鼓勵引進國外的知名專家和教育資源,鼓勵中國職業學校和國外職業學校進行教師互派和學生交流等;二是逐步規范中國職業教育“走出去”,為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國家培養本土化的人才,實現雙贏;三是積極參與國際職業教育標準的研究制定,積極參與國際上相關課程、相關專業的研究與開發,從而實現共同發展 |
相關閱讀:
- [ 06-26]教育部:“600所本科學校轉型”表述不準確
- [ 06-26]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答問: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五年增5倍
- [ 06-26]教育部確定天津廣西等10個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
- [ 06-26]教育部:多元化辦學格局是職教改革重大亮點
- [ 06-26]教育部: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超90% 年薪最高20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