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李克強對中英關系定位提出新理念
2014-06-28 10:52:46??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加上后續簽署的3項能源方面協議,上周李克強訪英期間中英兩國總共簽署了29項協議,價值325億美元,創下中英歷次高訪之最。中國駐英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公使銜參贊周小明6月24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這次不單協議金額巨大,質量方面也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兩國總理規劃了中英經貿的新藍圖,定位跟以前有所不同。 他還透露,這次高訪期間雙方確定將于今年9月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英國財相奧斯本分別領銜舉行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并指定相關智庫合作舉辦“中英改革和創新論壇”;屆時,在英中資銀行一直亟盼設立的分行亦有望獲批一至兩家。 民用核能合作聯合聲明兩大突破 《21世紀》:在你看來,這次兩國總理峰會期間宣布的經貿合作協議有哪些特別值得關注的亮點? 周小明:對于中英關系定位,以前英國首相卡梅倫提的是“增長伙伴(Partner for Growth)”,這次提的是“共同促進增長伙伴關系”,卡梅倫希望強調英國是發達國家中最開放的經濟體,對中國投資很歡迎,未來會繼續保持這個方向。 李克強總理在訪英期間首次提出“共同增長,包容發展”這個新理念,這是對英方提法的進一步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訪歐期間提出要把德國的工程與中國的效率相結合,這次李總理也提出把英國的創新與中國的市場相結合的合作模式,他肯定了中英合作進入快車道,并進一步希望“中英能引領中歐經貿合作”。 發改委與英國商業、創新和技能部簽署了關于加強產業投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成立工作組,專門研究兩國如何在先進制造業方面展開合作。 這次達成的合作平臺、機制方面的東西比較多,確定了兩國在基礎設施、包括民用核能在內的能源、包括高鐵在內的軌道交通、海上風電、上海自貿區建設、人民幣國際化、城鎮化、醫療衛生、高新技術貿易、航空、海洋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方向和內容。 簽約項目既有貿易、投資、能源等傳統領域,也有核能、高鐵、金融等突破方向,未來中英關系有望超越簡單的貿易關系,向涵蓋貿易、投資、金融等多領域的全方位合作發展。 |
相關閱讀:
- [ 06-27]習近平接見第五次全國邊海防工作會議代表 李克強張高麗參加
- [ 06-26]李克強:以產業轉移促進中國經濟提質升級
- [ 06-25]李克強: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要遵循市場規律
- [ 06-25]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06-25]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 部署糧食收儲等工作
- [ 06-22]李克強總理訪希掀“三股熱潮”
- [ 06-22]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李克強訪英“十大亮點”
- [ 06-22]李克強結束訪歐之行今日抵京(組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